3月12日,河南省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办公室召开约谈会,公开约谈环境空气质量连续排名靠后的漯河市召陵区、一体化示范区、经开区、西城区,南阳市一体化示范区、高新区、西峡县、新野县,信阳市浉河区(南湾风景区)等9个县(区),督促有关地方提高思想认识、认清严峻形势,扎实推动空气质量提升进位。
记者关注到,这也是今年春节后河南首次约谈空气质量排名靠后县(区)。
压实责任尽快扭转落后局面
“蓝天不是等来的,而是拼出来的”。此次河南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办公室的约谈引用了生态环境部大气环境司司长不久前在例行发布会上所言,指出有关地方要高度警醒、深刻反思,充分认清持续改善环境空气质量面临的严峻形势,深入分析工业源、移动源、面源污染防控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从主观上找原因,从工作上补短板,从制度上堵漏洞,压实各方责任,凝聚攻坚合力,扎实推动问题整改,尽快扭转落后局面。
约谈强调,各地要抓紧谋划重点减排项目,帮助企业梳理存在的环境问题和污染防治短板,筛选重点减排工程,挖掘减排潜力,减少污染排放。要重点严防扬尘污染反弹,持续开展扬尘污染治理提升行动,坚决遏制扬尘污染。要全力严控秸秆焚烧行为,加快秸秆离田、还田及根茬残余物清理进度,彻底消除隐患,严控污染增量。要提前谋划臭氧污染防治,安排开展涉VOCs专项执法检查,深入开展全过程综合治理。要加强重点区域精细化管理,紧盯高值热点,细化污染源管控清单,分类施策、精准管控。要坚持依法治污,加强监督帮扶,严厉打击弄虚作假、偷排偷放、无证排污、不正常运行治污设施、未落实管控措施等环境违法行为。
会议还通报了相关县(区)环境空气质量状况和存在的突出问题,被约谈县(区)政府(管委会)主要负责同志作表态发言。
市长带队督导调研治气攻坚
上述城市中,记者关注到,漯河市的相关县在2024年12月也曾被河南省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办公室约谈。其下辖的舞阳县连续两个月排名县(市、区)后15名。此次约谈中,同样涉及漯河市的召陵区、一体化示范区、经开区及西城区。
河南省生态环境厅公布的2025年1月全省环境空气质量状况显示,1月,19个省辖市(含济源示范区、航空港区)中,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较差、PM2.5浓度较高、优良天数较少的后5个城市中,都有漯河市的身影。
来自漯河日报的报道,3月5日,漯河市市长黄钫带队督导调研大气污染防治攻坚重点工作。
黄钫一行先后到郾城区、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召陵区的部分项目工地,察看垃圾倾倒治理、可燃物禁烧和扬尘污染管控等情况;在经济技术开发区及源汇区,黄钫走进生产车间,详细了解企业环保设施运行、管控措施落实等情况;通过现场提问、实地察看、调阅记录等方式,检查企业餐饮油烟治理措施落实情况,强调要实施穿透式执法监管,守护好城市的清新“烟火气”。
调研中黄钫也指出,当前全市大气污染防治形势严峻、任务艰巨。要始终保持清醒认识,拧紧责任链条、持续传导压力,坚持问题导向、系统精准治理,以更大力度、更高标准、更严要求,推动环境空气质量持续稳定向好。
“十四五”收官之年,应该看到,我国主要大气污染物协同减排难度大,超标排放、环保设施不正常运行、低效失效等问题依然突出。从气象条件看,全国今年气温较常年偏高、降水偏少,大气污染扩散条件相对不利,特别是京津冀及周边、汾渭平原等重点区域,更会受到秋冬季供暖造成污染物刚性排放增加、气象条件相对不利等因素影响。客观条件不利,人就要更加努力。各地要坚决杜绝松劲歇脚的心态,尽快扭转被动局面,全力以赴把各项政策措施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好,通过人的努力,留住更多蓝天白云。
【责任编辑:刘澄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