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环境报热评:将重型柴油货车作为监管治理重点,推动移动源污染治理升级
来源:中国环境报 2025年05月14日 10:59 作者:刘秀凤
2025-05-14 10:59 来源:中国环境报 作者:刘秀凤

我国空气质量近年持续改善,但机动车尾气污染尤其是重型货车排放问题,仍是制约蓝天保卫战深入推进的瓶颈之一,生态环境部等9部门日前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优化机动车环境监管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机动车特别是货车排放领域问题的监管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明确将货车抽查纳入日常监管和执法检查计划。

我国空气质量近年持续改善,但机动车尾气污染尤其是重型货车排放问题,仍是制约蓝天保卫战深入推进的瓶颈之一。生态环境部等9部门日前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优化机动车环境监管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机动车特别是货车排放领域问题的监管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明确将货车抽查纳入日常监管和执法检查计划。

为什么选择货车作为监管和治理的重点?这是因为对于大部分城市来说,机动车排放已经成为PM2.5的首要贡献者,北京、深圳、成都等大型城市机动车污染排放占比超过40%,货车尤其是重型柴油货车更是主要贡献者。根据《中国移动源环境管理年报(2024年)》,2023年,全国货车氮氧化物排放量为387.2万吨,占汽车总排放量的83.7%,而重型货车排放量更是达到350万吨。在当下和今后一个时期,抓好移动源特别是重型柴油货车污染监管显得尤为紧迫。

这些年,我国一直将柴油货车污染治理作为空气质量改善的重点,取得了显著成效。2018年开始实施柴油货车污染治理攻坚战行动计划,2022年生态环境部等15部门联合印发《深入打好重污染天气消除、臭氧污染防治和柴油货车污染治理攻坚战行动方案》。通过加快以旧换新、优化运输结构等措施,在“十四五”全国机动车保有量增长17%、工程机械保有量增长14%的形势下,我国移动源氮氧化物排放量下降了15%。

但也要注意到,当前尾气超标车辆违规上路行驶的情况仍然比较普遍。一些车主为节省成本,恶意篡改OBD系统,甚至拆除污染控制装置,导致尾气处理失效。这不仅会严重影响空气质量,还会对车辆本身造成损坏,更换SCR(选择性催化还原)系统零部件的费用远远高于正常使用车用尿素的费用,反而会提高车主的成本。而且,车主还可能面临高额处罚。

《意见》明确,要针对重点用车单位、运输公司、港口码头、物流园区等车辆开展检查。这些用车大户的机动车数量多,由于行驶里程、购买年限等情况不同,车辆排放状况存在一定差异,健全的企业管理制度对于保障车辆整体达标排放至关重要。但是,仍有一些用车大户对自身责任熟视无睹,任由超标车辆上路。在某地生态环境局公布的2024年度生态环境违法典型案例中,某快递物流公司在2023年一个自然年内,就有12辆车因不符合排放标准而被处罚5次以上。

政策不断加码,为何仍有车主铤而走险?违法成本低是重要原因。目前,各地对尾气超标排放的执法尺度不一,超标车辆跨省“打游击”的问题不同程度存在,比如某地查处的超标车辆,换个地方又能正常上路。同时,各地对于尾气超标车辆的处罚情况也不尽相同,有的地方是罚款200元、不扣分,也有一些地方对发现的冒黑烟车辆主要以督促维修复检为主。很多车主还抱有侥幸心理,觉得遇上环保路检的概率不高,尾气超标未必会被抓现行。这就导致一些车辆反复超标、反复被罚,个别车主甚至认为“交罚款比修车划算”。

不久前,生态环境部发布《重型货车合规达标排放现场检查指南(试行)》,对重型柴油车和燃气车现场检查工作程序、检查要点提出规范性要求,将有助于进一步提升基层执法监管能力水平。

根据《意见》,将围绕货车排放责任链条,落实生产者、所有者、使用者和服务者责任,通过推动生产厂家、运输公司、用车大户、检验维修机构等单位依法履行环保要求,包容审慎处理,加强帮扶指导,共同营造机动车守法良好氛围。同时,还将试行差异化管理,对于守法情况好、排放稳定达标的3.5吨以上柴油货车,试行免检政策,可以由省级生态环境部门实施,免于当期上线排放检验。通过正向激励,调动更多车主的守法积极性。

治理移动源污染,既需要技术升级、执法从严,也需要相关车主和用车大户真正将环保责任扛在肩上。唯有凝聚多方合力,发挥科技赋能和部门协同优势,提高管理精准性和高效性,才能让那些“带病上路”的柴油车彻底刹车,真正打赢这场污染防治攻坚战。

【责任编辑:刘澄谚 】

投稿与新闻线索: 微信/手机: 15910626987 邮箱: 95866527@qq.com
投稿与新闻线索: 微信/手机: 15910626987邮箱: 95866527@qq.com
欢迎关注中国能源官方网站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中国能源网版权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即时新闻
加载更多新闻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
中国环境报热评:将重型柴油货车作为监管治理重点,推动移动源污染治理升级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