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4日,“新时期油气产业高质量发展:引领与创新”论坛在西安石油大学雁塔校区举办。
论坛由“第九届西部油气论坛”“第十届石油经济管理高级论坛”“第七届中国石油学会石油经济专业委员会青年学者论坛”联合举办,由西南石油大学、西安石油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国石油学会石油经济专业委员会、陕西(高校)油气资源经济管理研究中心、四川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中国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主办,西安石油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社会科学界联合会)、西南石油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处、校友总会、经济管理学院、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土木工程与测绘学院)、四川石油天然气发展研究中心、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全国重点实验室等单位承办。
论坛议题包括能源革命驱动下油气产业高质量发展、油气企业低碳转型与创新发展、新时期油气产业高质量发展展望、奋进新征程共融新时代—青年创造能源未来等内容,分为院士论坛、主旨演讲和青年论坛交流三个环节。中国工程院院士罗平亚、杜祥琬、周守为、黄维和、孙龙德、刘合等专家出席,高校科研院所、能源企事业单位、政府相关部门300余人参会。
西安石油大学党委书记常江、西南石油大学党委书记张烈辉、陕西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财政经济工作委员会副主任杨三省、中国石油集团发展计划部副总经理李航致开幕词,西安石油大学副校长张君涛主持开幕式。
院士论坛环节,周守为、杜祥琬、黄维和、刘合分别作题为“进一步发挥LNG在我国天然气工业中的作用”“能源安全与能源转型”“碳中和愿景下天然气管道发展路径”“智能注采工程技术体系创新实践”的学术报告,从不同角度探讨了我国能源产业在碳中和愿景下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建议进一步发挥LNG在天然气工业中的作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并推动其分布式应用;积极发展清洁能源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加强天然气管道建设和管理,推动管道绿色发展;积极推广智能注采工程技术体系创新实践,推动我国天然气工业数字化转型。
周守为认为,碳达峰碳中和不仅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而且是站在人类命运共同体、人类生态文明建设的制高点上,中国主动作出的表率。他表示,中国能源结构中“多煤少气”现象依然突出,天然气在一次能源消费中占比仍较低,2018至2028年将是中国天然气及LNG的第二个发展“黄金十年”,天然气在一次能源消费中占比有望突破15%。周守为通过分析预测中国天然气及LNG供需关系,提出七个面向天然气产业的前瞻性思考:LNG全产业链可形成万亿级经济效益;LNG接收罐/站设计建设已初具规模;FLNG产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LNG绿化长江经济带展望;极端情况下的LNG战略储备;探索将天然气储备纳入国家战略储备体系,并将LNG应急储备纳入其中;建议中国牵头成立全球LNG进口国组织。
杜祥琬认为,“双碳”目标表明新的发展范式兴起将创造人类新的现代化模式,为中国和世界带来可持续的绿色繁荣,丰富的可再生能源资源是我国能源资源禀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自己可以掌控的,不依赖国际地缘政治,有利于能源体系的独立性和安全性,其可持续性量值与技术开发能力有关。他指出,针对风、光等发电的间歇性、波动性问题,应及时提出“构建新能源占比逐渐增加的新型电力系统”,推动能源高质量发展,以实现能源“可能三角”,特别是我国中东部能源应首先“身边取”,同时注重“远方来”补充;西北部地区可通过政策引导,将东部沿海产业逐步迁移至西北地区。他鼓励从事能源研究、生产、管理的工作者应充分认识实现“双碳”目标是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深度管理、科技创新、金融支持和企业参与。
黄维和介绍了碳中和愿景下我国能源系统发展趋势,预测2040年我国能源需求将达到峰值约60亿吨标准煤,研判2060年非化石能源占比将达80%以上,二氧化碳可控制在10亿吨至18亿吨,CCUS实现净零,其中天然气消费碳排放约10.6亿吨,CCUS潜力约9亿吨。他提出,我国天然气发展路径为:2035年前快速增长,发展动力是“补煤+融合新能源”,基础能源为主,调峰能源为辅;2035年进入平台期,发展动力是“融合新能源”,基础能源减弱,调峰能源作用增加;2050年后缓慢下降,发展动力是“融合新能源”,发挥能源调峰作用。他建议,碳中和愿景下天然气储运发展任务是:围绕“双碳”目标,发展灵活储运和安全高效运行技术;创新智慧管网与能源物联网等技术;保障管道高效利用与多介质灵活输运。
刘合提出,智能注采工程技术体系研发应注重电磁耦合分层采用工艺技术、载荷脉冲无线分层采油工艺技术、井下快速分层取样测试技术、同井注采工艺技术等核心技术。他认为,创新开发一体化协同管理平台将通过标准化数据接口,实现多系统、多业务、多职能部门间的信息数据互联互通,有助于将注采“孤岛大数据”转化为“共享数据资产”。他建议,智能注采工程技术的发展方向应关注注采协同、源荷匹配,促进一体化组织、一体化设计、一体化管理。
随后,罗平亚、周守为、孙龙德、刘合共同参与了圆桌论坛,讨论新时期油气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热点议题和前沿趋势。西南石油大学副校长祝效华、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赵金洲主持该环节。
主旨演讲环节,中国投资协会能源投资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丁志敏、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国际碳中和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董秀成、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能源战略中心副主任田磊、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发展计划部原副总经济师朱兴珊、东南大学常州研究院研究员厉磊、西安石油大学原党委书记赛云秀等人围绕新时期油气产业高质量发展展望作专题报告。西安石油大学总会计师樊晓民主持该环节。
青年论坛交流环节由李航主持,就如何在新征程中推动青年创造能源未来、让油气产业共融新时代进行了交流。
“新时期油气产业高质量发展:引领与创新”论坛从战略融合高度拓展和丰富新形势下油气产业高质量发展理念与内涵。该论坛的顺利举办有助于进一步推动新时期油气产业高质量发展,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能源保障。
【责任编辑:刘澄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