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国际水电发展大会:构建未来能源体系
来源:中国能源网 2024年10月30日 14:55
2024-10-30 14:55 来源:中国能源网

10月29日,2024国际水电发展大会在北京成功闭幕,大会汇聚了来自全球的政策制定者、学术专家和企业代表,以“水电与新能源——协同构建未来能源体系”为主题,共同探讨了气候变化下能源转型的关键议题及水电与新能源协同发展的新路径。

10月29日,2024国际水电发展大会在北京成功闭幕。大会汇聚了来自全球的政策制定者、学术专家和企业代表,以“水电与新能源——协同构建未来能源体系”为主题,共同探讨了气候变化下能源转型的关键议题及水电与新能源协同发展的新路径。大会由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联合华电海外投资有限公司、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中国-国际可再生能源署合作办公室)共同主办,中国电建集团国际工程有限公司、中国电建集团北京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水力发电工程学会和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海外分会联合承办,并得到了国际水利与环境工程学会(IAHR)、国际水电协会(IHA)和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的大力支持。

国家能源局总工程师向海平、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理事长张野、国际可再生能源署总干事弗朗西斯科·拉·卡梅拉(Francesco La Camera)、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院长李昇和华电海外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耿克成出席会议并致辞。会议还举办了由施普林格出版社出版的《水电与新能源:协同构建未来能源体系》会刊(EI检索源)发布仪式。

IAHR副主席招捷达(Mohamed S. Ghidaoui)、中国工程院院士胡亚安、IRENA创新技术中心电力转型团队负责人弗朗西斯科·加法罗(Francisco Gafaro)以及华电海外投资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周庆科分别作主旨报告,探讨了关于水资源与绿色能源转型、重力压缩空气储能技术、水电角色转变与不断发展、绿色能源国际合作等领域的前沿问题和挑战,旨在推动相关技术的创新发展与国际交流合作。

联合国前副秘书长埃里克·索尔海姆(Erik Solheim)、中国电建集团北京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斌、亚洲水理事会青年委员会联合主席尼里娜·卡德吉(Nirina Khadgi)、清华大学金峰教授和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水电工程研究院院长喻葭临分别作主旨报告,探讨了可再生能源和水电技术的发展,涉及抽水蓄能设计技术研究、高坝智能建造、区域性水电项目的机遇与挑战以及新型电力系统、气候行动等主题,为推动行业创新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见解。

在“推进低碳可持续未来能源系统的开发”高端对话环节,世界资源研究所高级专家克利福德·波利卡普(Clifford Polycarp)、国际小水电中心主任徐锦才、埃及水资源研究中心研究员韩墨(Ahmed Nasr)、克莱恩斯欧洲环保协会气候与能源专家胡瓦·斯莱特(Huw Slater)、未澜咨询(北京)有限公司总监罗天一和亚洲水理事会青年委员会联合主席尼里娜·卡德吉(Nirina Khadgi)等6位中外专家畅所欲言,通过思想碰撞、观点交锋、智慧融合,深入探讨了如何通过技术、政策和市场机制实现协同发展,从而为构建低碳、可持续的未来能源系统提供路径和建议。

本次大会成果丰硕,就水电与新能源协同发展的关键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交流与探讨,并达成以下共识:

——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共同挑战

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使清洁能源的发展成为共识。本次大会上,各方一致认为,低碳发展与绿色转型不仅是应对气候变化的关键举措,更是全球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中国作为碳排放大国,积极践行碳达峰、碳中和承诺,加速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为实现全球能源转型做出了重要贡献。

——水电的独特优势与挑战

水电以其稳定、安全、低碳的特性,成为未来清洁能源体系中的重要支柱。在全球能源转型的进程中,水电作为“稳定器”与“压舱石”的地位不可替代。然而,水电发展也面临着生态保护和气候变化的双重挑战。大会中,与会者分享了中国在雅砻江、金沙江等流域推行的水风光一体化开发模式。该模式在提升水资源利用效率的同时,兼顾了生态保护与能源生产,为未来绿色水电开发提供了宝贵经验。

——水电与新能源协同发展的新机遇

大会讨论了水电与新能源协同发展的重要意义。随着风电、光伏等新能源的快速发展,水电灵活的调节特性可以为波动性新能源提供有效支撑,确保电网的稳定运行。通过与新型储能技术、数字化智能电网等技术的结合,水电的调节能力进一步得到增强,拓宽了清洁能源体系的操作空间。未来,中国将进一步加大对水风光一体化模式的技术投入,推动水电与新能源的深度融合,助力全球能源清洁化进程。

——国际合作推动全球能源转型

中国始终致力于推进全球绿色能源合作,通过金砖国家能源合作、国际可再生能源署(IRENA)、国际水利与环境工程学会(IAHR)等多边合作平台,与各国分享技术创新和成功经验。大会中,专家指出,国际合作在绿色能源转型中具有重要意义。中国将继续加强与全球智库、企业和金融机构的合作,共同推动绿色投融资和清洁能源项目的发展。

——展望未来:共建清洁能源体系

与会代表一致认为,水电与新能源的协同发展将成为全球能源可持续转型的重要支撑。未来,技术创新、政策支持和国际合作将持续推动全球清洁能源发展。中国将通过创新和开放合作,为全球绿色能源发展贡献智慧与经验。

当前,“碳达峰碳中和”正在全球范围内获得越来越多的共识,必将催生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在“双碳”目标引领下,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加快可再生清洁能源开发利用,已经成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科技强国的重要力量,近年来大力实施“走出去”,打造国际学术会议品牌,积极参与全球科技治理、建设学术共同体和国际科技创新价值共同体。本次大会的召开对推动国内外水电和新能源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共促全球能源低碳转型绿色发展具有积极深远的意义。

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郑声安、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专职副理事长安洪光、国家开发银行能源水利业务部总经理崔晓峰、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常务副秘书长席浩、陕西省水力发电工程学会理事长廖元庆、中国电建集团国际工程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斯胜等领导,以及来自行业各方的中外专家和代表近300人在北京主会场参会,水电学会巴基斯坦代表处、柬埔寨代表处分别设置了分会场,同时有超过150万人通过多个网络平台观看大会同步直播。


【责任编辑:王少晨 】

投稿与新闻线索: 微信/手机: 15910626987 邮箱: 95866527@qq.com
投稿与新闻线索: 微信/手机: 15910626987邮箱: 95866527@qq.com
欢迎关注中国能源官方网站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中国能源网版权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即时新闻
加载更多新闻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
2024国际水电发展大会:构建未来能源体系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