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广南:煤电行业双碳问题解决方案 | 2024哈密能源之问
来源:中国能源网 2024年11月01日 09:18
2024-11-01 09:18 来源:中国能源网

罗广南表示,随着“双碳”目标的提出,煤炭开采和燃煤发电领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10月26日,2024“哈密能源之问”隆重举行。会议以“创新·绿色· 智慧 推动综合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由中科院大连化物所、国家能源集团、哈密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中国电力建设企业协会、新疆大学协办。会议聚焦能源行业科技前沿、聚焦能源产业发展实践、聚焦搭建合作交流平台,共同探讨以新质生产力引领综合能源产业创新发展的举措路径。

图为: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能源研究院氢能源与氨应用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 罗广南

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能源研究院氢能源与氨应用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罗广南在会上作了《煤电行业双碳问题解决方案——绿氨掺烧技术的现状及展望》的主题发言。

罗广南表示,随着“双碳”目标的提出,煤炭开采和燃煤发电领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我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以煤电为主的电力系统,我国煤电碳排放占国内总排放的34%,因此煤电行业的减排责任重大且潜力极大。

罗广南指出,尽管煤电装机和发电量占比呈现出下降趋势,但煤电仍然是中国电力系统中的绝对主体。2021年,全国煤电装机达到11.1亿kW,占电力总装机的46.7%,发电量达到5.04亿kWh,占比高达60.8%,并承担了全国70%的顶峰任务。

在探讨煤电行业双碳之路时,罗广南强调,存量或新增煤电机组如何降碳是关键问题。他提出了几种解决方案,包括提前退役减少机组数、末端降碳如CCUS技术、调峰运行减少机时、部署CCUS等。他特别强调了与非煤燃料耦合发电的重要性,尤其是燃煤替代,与氢、氨、甲醇、LNG、生物质等非煤燃料耦合发电。

罗广南表示,我国煤电全球规模最大,提前退役面临诸多风险,灵活性调整存在局限性。他强调,煤电低碳转型过程中可能伴生的风险将影响广泛的行业和部门,企业面临投资失败风险,进而引发金融市场不稳定,甚至经济危机。

在讨论绿色甲醇和CCUS系统时,罗广南指出,绿色甲醇要求其CO2原料来自空气捕集或生物质,面临捕集效率低、成本高等问题。而CCUS系统在技术上虽然可行,但在经济性和实际操作中仍面临挑战。

罗广南特别强调了氨作为氢能的最优零碳载体的重要性。他提到,氨的生产、液化、储存和运输技术标准体系完善,且储运相对安全。氨气可通过加压或降温液化,液化、存储和运输成本较低,易于实现大规模、长周期、远距离的储运。

罗广南还提到了煤电掺氨技术研发现状,他表示,近年来在二氧化碳减排和新能源开发利用的驱动下,氨能源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他特别提到了日本在燃煤掺氨发电技术研发上的进展,以及我国在这一领域的成就。

最后,罗广南对能源研究院在氢氨中心的工作进行了介绍,包括他们在煤电掺氨降碳工程示范中的成果,以及他们获批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煤掺氢/氨清洁高效燃烧关键技术。

罗广南总结道,煤电机组降碳路径多样,但掺氨技术显示出巨大潜力。他预测,近中期煤电机组将实现掺氨20-50%,而中远期将开发纯氨锅炉,实现零碳火电的终极目标。

【责任编辑:杨涵易 】

投稿与新闻线索: 微信/手机: 15910626987 邮箱: 95866527@qq.com
投稿与新闻线索: 微信/手机: 15910626987邮箱: 95866527@qq.com
欢迎关注中国能源官方网站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中国能源网版权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即时新闻
加载更多新闻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
罗广南:煤电行业双碳问题解决方案 | 2024哈密能源之问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