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能源网讯 国防工业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张建华11月11日在第三届中国核能高质量发展大会上表示,核能作为低碳高效的基荷能源,是优化能源结构、支撑能源安全、实现生态目标的必然需求。“目前我国在运在建核电机组102台,‘华龙一号’‘国和一号’‘玲龙一号’等核电技术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
国家能源局监管总监黄学农在会上介绍, 2023年我国清洁能源发电量约3.1万亿千瓦时,其中核电4300亿千瓦时,占比超过13%。核电已成为破解科学降碳和用能成本难题的重要选项,也成为多元化清洁能源供给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能源研究会理事长史玉波指出,截至目前,我国已投运核电机组5808万千瓦,核准在建5505万千瓦,在运在建装机规模跃居世界首位。“在全球能源转型的关键时期,我们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必须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聚焦打造核能新质生产力,推动核能行业高质量发展。”
“核能是低碳清洁的高科技战略产业,发展核能已成为各国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共同选择。”中广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高立刚介绍,该公司始终积极服务国家战略,发挥产业链在科技创新、设计建造、燃料保障等方面的牵引作用,与合作伙伴共建先进产业生态圈,以高水平自立自强先进核能技术助推行业高质量发展。
第三届中国核能高质量发展大会由中国能源研究会、中广核主办,以“高质量创新发展 打造核能新质生产力”为主题,共设置核电先进装备和产业链、核电厂先进建造、核电智慧运维、先进核材料、核电数字化、核技术应用产业创新发展等共11个分论坛,邀请来自全产业链的代表分享最新研究成果。当天,中国能源研究会牵头,联合院士、专家、行业龙头企业代表等共同发起《核能行业发展新质生产力倡议》。
文|中国能源报记者 朱学蕊
【责任编辑:王少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