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9日上午,“促进能源人才培养,共话能源合作未来”校企合作座谈会暨签约仪式在贵阳国际会议展览中心2201会议室召开。座谈会由贵州省煤炭工业协会/贵州省煤炭学会联合党支部书记、贵州省煤炭工业协会会长、贵州省煤炭学会理事长龙祖根主持,贵州省能源局副局长李大旺出席并讲话,贵州省能源集团有限公司等10家省内重点能源企业代表、中国矿业大学等7所高校代表齐聚一堂,围绕能源行业人才定向培养、校企协同创新等议题展开深入交流,并签署校企合作框架协议,为能源行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会议现场
座谈会伊始,贵州省能源局副局长李大旺发表讲话。他指出,当前贵州省能源行业正处于转型升级关键期,对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校企合作是破解“人才供需错配”难题的重要抓手。“高校是人才培养的主阵地,企业是人才实践的大课堂,双方深度联动,才能培养出更贴合行业需求的‘实战型’人才。”李大旺强调,此次座谈会既是一次“需求对接会”,更是一场“合作启动会”,期待校企双方以协议为起点,建立长效合作机制。
贵州省能源局副局长李大旺
随后,煤炭企业代表重点介绍了企业在人才定向培养中的具体需求(如安全生产技术、智能化开采、绿色矿山建设等领域的专业人才)及当前安全生产发展中亟需解决的技术与管理问题。企业代表普遍表示,希望通过校企合作实现“定制化培养”,让学生在校期间即可接触企业实际项目,缩短“从课堂到岗位”的适应周期。
高校代表则围绕“如何优化人才培养方案以匹配企业需求”展开回应。贵州大学矿业学院党委书记张林提到,该校已针对能源企业需求调整课程设置,增加了“矿山智能装备”“碳捕集与封存技术”等前沿课程,并计划与企业共建“实践教学基地”,让学生参与企业真实项目研发。其他高校也结合自身学科优势,提出了“订单班”“双导师制”等特色培养模式,承诺将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为企业输送“用得上、留得住”的专业人才。
在与会代表的共同见证下,校企合作框架协议签署仪式将活动推向高潮。本次共有6所高校与10家企业达成合作,具体配对如下:
河南理工大学与贵州豫能投资有限公司;
湖南科技大学与贵州安晟能源有限公司、贵州贵能投资股份有限公司;
贵州大学与贵州安晟能源有限公司、贵州大西南矿业有限公司、贵州贵能投资股份有限公司、贵州飞尚能源有限责任公司;
贵州理工学院与贵州豫能投资有限公司、贵州安晟能源有限公司、贵州黔宜能源集团有限公司;
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与贵州豫能投资有限公司、贵州大西南矿业有限公司;
六盘水师范学院与贵州安晟能源有限公司、贵州飞尚能源有限责任公司。
贵州省煤炭工业协会会长龙祖根
签署现场,由贵州省能源局副局长李大旺和贵州省煤炭工业协会、贵州省煤炭学会秘书长黄佑洪与各签署合作框架协议的校企双方共同合影留念,校企双方代表纷纷表示,协议的签订仅是合作的起点,未来将进一步深化在人才培养、技术研发、资源共享等方面的协同,共同为贵州省能源行业转型升级提供人才支撑与智力保障。
此次座谈会暨签约仪式的成功举办,标志着贵州省能源行业校企合作迈出了实质性一步。正如龙祖根会长在总结发言中所说:“能源行业的未来,关键在人才;人才的培养,关键在协同。”下一步,各方将以协议为依托,建立常态化沟通机制,定期开展“企业需求调研”“高校课程优化”“实践基地共建”等活动,推动“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为贵州省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责任编辑:王少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