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假期结束,贵州大地迅速从节日的喜庆氛围切换回奋进的发展节奏,各企业纷纷投入到紧张而有序的复工复产工作中,奋力冲刺新年“开门红”。
铆足干劲,开好局、 起好步!为保证全省能源行业及时尽早安全复工复产,2月5日,春节后上班第一天,贵州省省能源局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部署2025年能源行业全面复工复产工作,确保实现一季度“开门红”。据悉,该局还派出多个帮扶服务组分赴有关市(州)和企业,实地开展能源重点企业和重大工程项目复工复产帮扶服务工作,推动复工复产,为一季度经济开好局起好步提供坚强能源保障。
为深入贯彻落实贵州省委、省政府关于全面安全复工复产的决策部署,展示贵州能源行业复工复产成果,根据省能源局安排,2月7日至8日,笔者聚焦贵州省能源行业的复工复产,走进重点煤矿、电厂、油气企业,近距离感受能源企业掀起的生产热潮,深入探寻能源行业的复苏与发展新貌。
远程煤矿:保供不“断档” 春节不“打烊”
走进位于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兴仁市北部的贵州同兴矿业有限公司(远程煤矿),放眼望去,巨大的矿坑内,挖掘机、装载机、卡车来回穿梭,轰鸣声此起彼伏,一派热火朝天的生产场景,员工全神贯注,统筹安全与生产,铆足干劲开新局,争分夺秒抓生产,全力以赴抢进度,只为确保煤炭生产稳定。
“远程煤矿作为兴仁市的保供企业,春节期间,我们把煤炭保供作为重点工作来抓,配合电厂的保供任务来制定产能计划,加大对安全生产调度,以稳产量、保安全生产为主线,实现不停工、不停产。主要负责人、矿长、总工是24小时在矿值守,值守员工是实行全月的双薪制。目前公司全员175人已经全部到岗,150台机械设备同时作业,每天高效生产煤炭1000吨左右,月产量计划完成3万吨,计划实现第一季度生产原煤9万吨。”远程露天煤矿总工程师关智友说,生产的这些煤炭被源源不断地送往周边3家电厂,以保障春节期间能源供应,守护千家万户温暖过节。
远程露天煤矿总工程师关智友
据介绍,远程煤矿是全省首家获批的露天煤矿,2014年建成投用。关智友说,露天煤矿具有安全性高,资源利用率高,环境显现易治理等特点,企业积极响应“富矿精开”政策,坚持“有序采”、“合规采”、“吃干榨净”开发,不断实现矿产资源的规模化、绿色化、高端化开发利用,在开采中最大限度地回收有用矿物,其资源回收率可达100%。同时我们大部分实现了现代化绿色开采,严格落实恢复治理措施,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目前生态修复的资金投入达到2亿元,已累计完成复垦面积约3800余亩,累计复垦黄土221万m³,播撒混合草种约48604kg,种植各类树木49.9万余株(含补植补种),实施复垦绿化后的土地甚至比原来的生态环境更优更好。
据了解,该公司在注重生产效率的同时,也将安全生产放在首位。“安全是煤矿生产的生命线,我们不敢有丝毫懈怠。除了先进的监测设备,还定期对员工进行安全培训,从理论知识到实操演练,全方位提升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我们有底气保障安全高效生产。”关智友信心满满地说,一直以来我们注重智能化技术的应用,目前已完成智能化辅助系统建设并投入运营,正在积极谋划进行智能煤矿改造升级,构建采剥装备智能化、开采环境数字化、集中管控信息化的露天智能煤矿运行体系,力争2026年前完成中级以上智能煤矿达标验收。
黔西南州是国家规划的13个大型煤炭基地之一的云贵煤炭基地重要组成部分,是“西南煤海”的重要组成部分。春节期间,为了重点企业煤炭的稳定供应,黔西南州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持续发力,重点煤炭企业不停工、不停产,增产保供不断档。大山脚下,一台台挖掘机在点位上轰鸣作业,一辆辆运煤车辆来回穿梭,一派繁忙景象。
黔西南州能源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张尚斌接受记者采访
“为做好全州春节期间能源安全保供工作,鼓励煤矿春节期间不放假或放短假,保障电煤供应,督促火电企业做好电煤采购和存煤,提高存煤量,合理安排机组检修时间,确保应发尽发。同时成立7个帮扶组下沉企业实地开展帮扶服务工作,从2月5日开始,由班子成员分别带队到兴义市、兴仁市、安龙县、贞丰县、晴隆县推动能源企业复工复产,到部分企业指导复工复产工作,确保全州第一季度煤炭及洗选增加值增速达9%的目标任务,跑好全年‘第一棒’,全力冲刺一季度‘开门红’。”据黔西南州能源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张尚斌介绍,截至2月6日,已出煤的煤矿有7家,预计到2月10日,所有的煤矿生产企业都能够实现出煤,2月12日起,所有的煤矿生产企业都能够实现出煤,预计日均煤炭产量5万吨以上。
普定电厂:全力以“复”,“电力”十足
2025年新春伊始,盘江(普定)发电有限公司(普定电厂)传来振奋人心的好消息:春节期间,普定电厂两台机组火力全开,1月1日到2月7日,完成发电量8.1亿千瓦时,圆满完成了春节保电任务,新年伊始“电力十足”,实现了2025年“开门红”。
走进普定电厂的生产车间,机器轰鸣,运行人员正紧盯着设备参数,精准操控,确保机组高效运行,全力以赴确保能源保供任务顺利完成。在另一边,安全管理员开展复工复产安全检查,设备管理人员聚焦关键设备设施,从线路连接到运行参数,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存在隐患的角落,为全年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良好基础。
“我们运行人员24小时坚守岗位,认真监盘,精细调整机组参数,定时对设备进行巡检,确保及时发现并处理设备隐患。尤其在春节期间,由于受网上低负荷的影响,2号机组调停备用,我们充分的利用停机的时间来全面的梳理设备存在的问题,组织人员对设备的缺陷进行消除,保证设备在启动以后正常运行、可靠的运行。同时,做好各类事故预警和应急预案演练工作,全力保证机组安全稳定运行。”盘江(普定)发电有限公司设备管理部主任蒋泽军说道。
盘江(普定)发电有限公司设备管理部主任蒋泽军
普定电厂位于贵州省安顺市普定县境内,是全国首台套以燃烧无烟煤为主的超超临界二次再热机组,同步建设烟气高效脱硫、脱硝装置,属“十四五”期间省级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2025年1月,两台66万千瓦燃煤发电机组全部投入商业运营,开启项目全面投产新阶段。
盘江(普定)发电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杨永林
为实现发电量第一季度“开门红”,普定电厂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在电煤供应方面,积极与煤炭供应商沟通协调,提前谋划、主动出击,加大采购力度,春节前就储备近九十万吨原煤,确保煤炭供应稳定和质量。在人员安排方面,在春节期间,精心组织、周密部署生产一线员工坚守岗位,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在岗带班和值班人员24小时值班制度,维持了机组的安全稳定运行。在安全生产管理上,强化责任落实,按照春节复工安全提示的‘六个一’要求,开展好安全监督、培训、隐患排查等相关的安全管理工作,在设备运维、电煤保证等方面周密部署,全力保障电力安生生产稳定,坚决扛牢保供保发责任。”盘江(普定)发电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杨永林说。
展望未来,普定电厂将继续秉持“安全第一、效益优先”的原则,不断优化生产运营管理,提升发电技术水平,为社会提供更多、更稳定的电力供应,向着全年的发电目标奋勇前进,为地区能源保障和经济发展持续贡献力量。
据了解,为实现重点企业不停产的目标,安顺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能源局)携手相关部门对重点能源企业和项目进行了深入走访调研。发布春节复工安全提示,加强安全生产指导,及时帮助企业排忧解难,助力企业全力以赴冲刺“开门红”。这一举措不仅增强了能源企业的生产信心,也为能源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盘江新能源发电(安顺西秀)有限公司:追光逐“绿” 向“新”发力
借“光”致富,以“能”发展。近年来,在“双碳”背景下,新能源产业成为新赛道,安顺市紧抓政策机遇,因地制宜,通过盘活闲置土地,充分利用丰富的光照资源等优势,激发光伏产业新动力,大力发展清洁绿色新能源,让昔日荒凉的山坡,成为如今光伏产业发展的“金色”沃土。春节期间,西秀区黄腊乡猛方农业光伏电站源源不断持续输送电源。
在安顺市西秀区黄腊乡猛方农业光伏电站的山坡上,放眼望去,漫山遍野的光伏板连线成片,在阳光的照射下,一排排湛蓝色的光伏面板闪闪发亮,源源不断地将太阳能转化为绿色电能。而另一边,在升压站主控室,工作人员正在通过显示屏仔细观察各光伏集阵发电运行情况,确保光伏电站正常有序运行。
2月8日,走进猛方农业光伏电站项目项目建设现场,工人们正在井然有序地忙碌着,一派繁忙景象。自2月5日起,该项目就奏响了节后复工“奋进曲”,员工们陆续返岗复工,对节后收心归位、复工复产、安全生产等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将“假期”模式调整为“工作”模式,在岗在位在状态,向着既定建设目标有序推进项目建设。
光伏发电系统是一种利用太阳能进行发电的清洁能源技术,通过太阳能电池板将太阳能直接转化为电能,再通过逆变器把直流电转为交流电,供千家万户使用。
盘江新能源发电(安顺西秀)有限公司项目部副经理周雁华
“猛方农业光伏电站项目是盘江新能源发电(安顺西秀)有限公司新能源项目之一,总投资3.59亿元,光伏场区用地面积为1894亩,规划装机容量107.25MWp,于2024年7月开工建设,目前光伏板已经安装70%,已经带电运行,预计在今年3月底完成项目建设,实现全融并网发电。该项目设计全年发电量在9618万度,建成后将带动经济价值4500万左右,减少4.5万吨标煤的使用量,降低11万吨碳排放,有助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为安顺清洁能源发展注入新的强劲动力。”盘江新能源发电(安顺西秀)有限公司项目部副经理周雁华说,该项目不仅是西秀区的第一个新能源项目,更是一个环保项目,给环境带来诸多益处,让群众坐享“阳光红利”,推动社会向绿色低碳方向发展,不断走出一条光伏发电、助力乡村振兴的新道路。
一块煤由“黑”转“绿”,一缕风“吹来”“能量”,一个个风、光、水、储等能源项目在贵州迅速拔地而起。新的一年,贵州能源行业以奋斗之姿迈出新步伐,位于毕节市织金县文家坝文丛3井组煤层气项目、位于六盘水市水城区的贵州能源水城2×66万千瓦燃煤发电项目、天然气“县县通”工程等全省重大项目建设一线,处处都是铆足干劲抓发展的火热场面,一股股奋力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力量正从贵州这片热土向上升腾。
【 广告 】
【责任编辑:王少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