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投证券近日发布证券行业研究,分析认为,强监管防风险,“1+N”政策体系促高质量发展。
以下为研究报告摘要:
2024 年 4 月 12 日, 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这是继 2004 年、 2014 年两个“国九条”之后, 又时隔 10 年, 国务院再次出台资本市场指导性文件。 此外,证监会制定并陆续出台相关配套政策文件和制度规则, 并就涉及发行监管、上市公司监管、证券公司监管、交易监管等方面的 6 项规则草案公开征求意见。 由此, 新“国九条” 与证监会会同相关方面组织实施的落实安排, 共同形成“1+N” 政策体系。
总体解读:
新“国九条” 总体呈现出如下特点: 1) 充分体现政治性和人民性,突出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更加有效保护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 2) 强调必须全面加强监管、有效防范化解风险,稳为基调、严字当头。 3) 分阶段规划了未来 5 年、 2035 年、本世纪中叶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并且系统提出了一揽子政策措施。
证监会及相关方发布的配套规制总体呈现出如下特点: 重点围绕上市发行、退市制度、全链条监管、减持制度、上市券商监管、中长期资金入市、程序化交易以及高频交易等议题,对于市场普遍关切的问题做出了积极政策回应。
要点总结:
提高上市标准,严把发行上市准入关。 拟适度提高主板和创业板企业的营业收入、净利润等指标, 对最近一年净利润,主板准备提高到 1 亿元、创业板准备提高到 6000 万元。对科创板企业的科创属性拟提出更高要求。将首发企业随机抽取检查的比例由 5%大幅提升至 20%;严格再融资审核把关;强化新股发行询价定价配售各环节监管。
督促上市券商高质量发展。 要求上市券商坚持把功能性放在首要位置,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把有限的资源更好配置在助力科技自立自强、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服务居民财富管理等重点领域;强化合规风控,完善内部制衡,优化激励约束; 信息披露要更透明,提高信息披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强化退市制度,削减“壳”资源价值。 强化上市公司现金分红监管, 对多年未分红或分红比例偏低的公司,限制大股东减持、实施风险警示。 进一步严格强制退市标准,拓宽重大违法强制退市适用范围, 新增三种规范类退市情形。 加强收购监管,规范控制权交易。研究将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纳入企业内外部考核评价体系。
加强交易监管。 对高频交易提出了更严格的差异化监管。授权证券交易所提高高频交易收费标准,对高频交易进行重点监管,对于异常交易行为, 可按规定从严采取管理措施。将北向交易也同样纳入监管范围。
引导中长期资金入市。 完善中长期资金交易管理要求,支持其以战略投资者身份参与上市公司定增;鼓励机构投资者参与上市公司治理。大力发展权益类公募基金,优化产品注册机制,建立 ETF快速审批通道。稳步降低公募基金行业综合费率,研究规范基金经理薪酬制度。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更好服务高质量发展。 提升对新产业新业态新技术的包容性,更好服务科技创新、绿色发展、国资国企改革等国家战略实施,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
核心结论:
我们认为,新“国九条”整体基调延续 2023 年下半年以来的监管思路和精神。 新“国九条” 以及相关配套细则的落地,将有助于更好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整治资本市场乱象,增强市场内在稳定性,引导上市券商和基金公司高质量发展,进而推动我国资本市场持续健康发展。
就上市券商而言,我们认为, 此次新“国九条”以及证监会等相关方面的配套政策文件将带来长远的影响。 其中, 提升上市标准和加大上市企业抽查力度等要求,将进一步夯实券商作为“看门人” 的责任,行业处罚数量将明显增多,监管对于合规风控的要求与标准也将进一步趋严。 同时, 头部券商仍将加大投行和财富管理领域的投入,以达成资本市场 2035 年的建设目标。 此外,在严监管、打造优质头部券商的基调之下, 证券行业内部的并购重组有望明显加速,行业马太效应有望更为凸显。
风险提示: 政策落地不及预期、 权益市场大幅波动等。(国投证券 张经纬,哈滢)
【责任编辑:肖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