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矿证券近日发布有色金属研究报告:金锑冶炼分离技术的出口管制,进一步避免了该部分原料的外流可能性,强化我国锑冶炼大国的产业地位。
以下为研究报告摘要:
事件描述
8月15日,商务部、海关总署发布公告,决定自9月15日起对锑矿及原料、金属锑及制品、锑氧化物、锑化合物、锑氢化物、锑化铟、金锑冶炼分离技术进行出口管制。
事件点评
锑在历史上曾多年受出口配额管制。锑行业出口管制始于2009年,商务部当年针对广西两家企业实施了锑锭和氧化锑的配额。随后直至2015年,锑与多个战略金属都纳入商务部的当年出口配额管制范围内。前后7年间,锑金属年均出口配额5000~9000吨,氧化锑年均出口配额2-4万吨。
锑出口以锑氧化物为例,近年同比下行,23年前三大出口国为美、印、韩三国。海关披露的锑出口科目中,锑氧化物体量最大,23年3.58万吨,21/22/23年出口量4.79/4.03/3.58万吨,同比+28%/-16%/-11%。
本次出口管制品种除锑矿与金属锑外,涵盖多种高纯度锑化合物。本次管制相关物项中,除锑矿及原料、金属锑外,高纯度的锑氧化物、三甲基锑、三乙基锑及其他有机锑化合物、锑的氢化物,锑化铟也包含在内。
高纯度锑化合物广泛应用于军工、半导体制造、高端制造,本次政策意指促进合规贸易。高纯锑氧化物用于陶瓷溅射靶材,高纯度三甲基锑、三乙基锑及其他有机锑化合物用于半导体材料制备,高纯度锑化铟用于热成像、红外成像领域。据商务部的政策解读,本次管制政策提及政策出发点为维护世界和平和周边地区稳定,保障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安全,促进合规贸易发展,系国际通行做法。
金锑冶炼分离技术纳入出口管制,进一步巩固我国锑冶炼地位。目前全球金锑矿最大供应为极地黄金旗下奥林匹亚金锑矿,23年对应1.6万金属吨,其配额主要流向我国冶炼厂。金锑冶炼分离技术的出口管制,进一步避免了该部分原料的外流可能性,强化我国锑冶炼大国的产业地位。
管制制度意味着管理升级,不代表“一刀切”。本政策执行后,审批出口由省商务厅审核,更改成过省级商务主管部门提出申请(并提交相关文件),进行《出口许可证》审定审批,后续在出口需持证申报。参考锗、镓在执行出口管制后,24H1同比-31%/-55%,出口有所下降但未消失。
价格仍然由供需决定,Q4的下游景气度是否持续与供给的边际释放为主要决定因素。供给侧:SMM统计,7月中国锑锭(含锑锭、粗锑折算、阴极锑等)产量实际为5786.943吨,整体与上个月6月的6559.3吨相比,环比下降11.78%。极地黄金24年配额进入国内仍未有更多信息,预计国内原料端紧张将有望持续。需求侧方面福莱特、金信太阳能、联德光伏、泰德光电等近10条生产线在7月底进行冷修,对光伏需求存在一定影响。根据SMM本周报价,2#低铋锑锭155500元/吨、1#锑锭159000元/吨、0#锑锭162000元/吨,2#高铋锑锭均价152000元/吨,整体价格近期呈现稳中有升。
风险提示:1、锑价历史高位下,下游阻燃剂、聚酯催化、铅酸电池等领域的采购需求推迟与更换配方风险;
2、出口管制执行前后,锑出口脉冲后的短期出口需求回落,对价格的影响风险。(五矿证券 黄梓钊)
【责任编辑:李扬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