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益于制造业转型升级,我国工业机器人密度持续提升 | 投研报告
来源:中国能源网 2024年11月27日 10:03
2024-11-27 10:03 来源:中国能源网

 国开证券近日发布机械设备行业周报:受益于制造业转型升级,我国工业机器人密度持续提升, 以下为研究报告摘要: 受益于制造业转型升级,我国工业机器人密度持续提升。

 国开证券近日发布机械设备行业周报:受益于制造业转型升级,我国工业机器人密度持续提升。

 以下为研究报告摘要:

受益于制造业转型升级,我国工业机器人密度持续提升。 近日,国际机器人联合会( IFR)发布了2023年全球工业机器人密度数据。2023年全球工业机器人密度为162台/万人,为2016年( 75台/万人)的2.16倍,再创历史新高。随着第四次工业科技革命的深入推进,机器人大规模应用驱动社会生产方式发生了深刻变革,全球制造业格局正经历新一轮重塑。机器人密度指标可以反映制造业自动化程度,在我国制造业不断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近年来我国工业机器人密度呈现快速上升的态势,自2017年开始超过全球平均水平,2023年达到 470台/万人,超越德国、日本位列全球第三位。根据IFR数据, 2023年我国新安装工业机器人数量为27.6万台,全球占比为51%,我国庞大的制造业体量以及劳动密集型产业升级需求为机器人技术提供了丰富的应用场景, 成为我国连续多年稳居全球最大的机器人市场的重要支撑。

我国工业机器人产量创新高,下游需求出现分化。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 2024年10月我国工业机器人产量为5.09万套,同比增长33.4%; 1-10月累计产量为46.57万套,同比增长13.3%,累计产量创历史同期新高。根据MIR DATABANK数据统计, 2024Q3我国工业机器人销量约为7.5万台,同比增长3.4%,环比增长4.5%。 2024年前三季度工业机器人累计销量约21.6万台,同比小幅增长5%。 1-9月,我国制造业PMI新订单指数有7个月位于荣枯线以下,在市场需求相对不足的情况下,机器人整体销量仍保持一定的韧性,但细分市场出现一定的分化,其中,电子、家电及金属制品等下游行业需求相对较好,而锂电、光伏等行业需求相对低迷。

机器人板块短期业绩承压,中长期具备较强的发展潜力。 SW机器人( 三级子行业) 板块共计包含21家公司, 2024年前三季度,板块合计实现营业收入221.23亿元,同比下降2.47%;归母净利润7.70亿元,同比下降34.36%; 毛利率同比减少0.4个百分点至24.20%;净利率同比减少1.68个百分点至3.62%。 21家上市公司中, 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续亏、转亏、同比下降的公司家数分别为3、 2、 9家,合计占比66.67%,由于当前阶段机器人行业发展存在一定的供需不平衡现象, 板块整体业绩短期承压较为明显。 根据MIR DATABANK数据, 2024年前三季度内资厂商市场份额同比增长4.5个百分点至51.6%,但在六轴重负载领域市场渗透率与外资厂商相比仍然存在较大差距,高端产品市占率偏低仍然是制约行业盈利能力提升的重要因素。 从中长期来看,在我国不断推进高质量发展、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背景下,产业升级、技术改造将催生大量的机器人市场增量,凭借技术优势快速满足客户定制化需求以及关键核心零部件自主化率较高的企业,有望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风险提示: 市场竞争加剧导致行业内公司业绩不达预期;中美贸易争端进一步加剧引致的风险;国内外二级市场风险。(国开证券 崔国涛)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责任编辑:肖洁 】

投稿与新闻线索: 微信/手机: 15910626987 邮箱: 95866527@qq.com
投稿与新闻线索: 微信/手机: 15910626987邮箱: 95866527@qq.com
欢迎关注中国能源官方网站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中国能源网版权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即时新闻
加载更多新闻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
受益于制造业转型升级,我国工业机器人密度持续提升 | 投研报告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