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工艺助推低成本国产材料在电池包壳体的应用-降本46% | 投研报告
来源:中国能源网 2025年01月16日 10:31
2025-01-16 10:31 来源:中国能源网

五矿证券近日发布钢铁行业跟踪:新工艺助推低成本国产材料在电池包壳体的应用-降本46%,  以下为研究报告摘要:  我们在《马氏体高强钢:汽车轻量化的成本优势何在?》报告中提到汽车用钢制电池壳体的应用有望为新能源汽车降低成本。

五矿证券近日发布钢铁行业跟踪:新工艺助推低成本国产材料在电池包壳体的应用-降本46%。 

以下为研究报告摘要: 

我们在《马氏体高强钢:汽车轻量化的成本优势何在?》报告中提到汽车用钢制电池壳体的应用有望为新能源汽车降低成本。目前这种工艺已经出现相应的制造方案。

苏州普热斯勒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日前在其官网展示了其钢制电池壳体产品。该电池包壳体采用了高强钢热冲压工艺制造,意味着钢制电池包壳体已经进入应用阶段。

使用热成型高强钢制电池包壳体方案有如下优势:

成本优势

目前国内新能源汽车大规模使用的铝合金电池包壳体方案材料成本约2300元左右,使用外企带铝硅镀层热冲压高强钢电池壳体方案材料成本约1500元左右。使用国产高强钢真空热冲压方案的电池包壳体方案原材料成本仅为1260元左右,相比目前大规模使用的铝合金电池壳体,其原材料成本有望降低大约1052元,降幅约46%。

专利优势

目前铝硅镀层热冲压高强钢的专利技术大多掌握在外资钢铁企业手中,国内车企如使用国产带镀层材料,可能会在出海销售时面临专利限制的问题。因此使用真空热冲压的国产无镀层高强钢可以很大程度上规避此类风险。

真空热冲压的新生产技术可以推进国产化热成型钢在电池包壳体领域的应用。这种低成本的材料方案有望进一步推进新能源车的成本优化。

风险提示:1、无镀层热成型钢的真空热冲压工艺尚处于初始开发阶段,有待验证使用效果;2、新能源车的扩张速度波动可能会影响新材料和新工艺的推广进程。(五矿证券 孙亮)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责任编辑:肖洁 】

投稿与新闻线索: 微信/手机: 15910626987 邮箱: 95866527@qq.com
投稿与新闻线索: 微信/手机: 15910626987邮箱: 95866527@qq.com
欢迎关注中国能源官方网站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中国能源网版权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即时新闻
加载更多新闻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
新工艺助推低成本国产材料在电池包壳体的应用-降本46% | 投研报告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