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威GD11000”完成首个航次深海调查任务
来源:科技日报 2024年11月20日 10:12 作者:张蕴
2024-11-20 10:12 来源:科技日报 作者:张蕴

科技日报大连11月19日电 (记者张蕴)记者19日从大连海事大学获悉,由该校联合南通力威机械有限公司、江苏亨通华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攻关研制的全海深光电缆绞车系统“海威GD11000”,日前随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海洋地质二号”船在我国南海完成了首个航次的深海调查任务。

科技日报大连11月19日电 (记者张蕴)记者19日从大连海事大学获悉,由该校联合南通力威机械有限公司、江苏亨通华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攻关研制的全海深光电缆绞车系统“海威GD11000”,日前随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海洋地质二号”船在我国南海完成了首个航次的深海调查任务。

据介绍,“海威GD11000”是目前全球唯一一套全海深光电缆绞车系统,全部实现国产,完全自主可控。航次拖曳作业放缆长度达11000多米,作业水深超4000米,充分验证了国产深海绞车系统的稳定性和作业能力。

光电缆绞车系统用于深海拖曳系统、缆控水下机器人等大型系统的布放、回收及拖曳,是深海资源勘探和开发过程中不可缺少的设备。随着海洋科考逐渐走向深海,更加恶劣的作业环境和更加精准的科学考察需求对科考绞车系统提出了更高要求。传统光电缆绞车系统因金属铠装缆自重较大无法实现全海深作业,因此急需开展全海深光电缆绞车系统国产化自主研发。

项目首席科学家、大连海事大学轮机工程学院教授李文华介绍,“海威GD11000”绞车的最大工作水深可达11000米,是国内首套全海深光电缆绞车系统和首根13000米非金属铠装光电缆。其安全工作载荷高达15吨,工作速度最高可达120米/分钟;其非金属铠装光电缆缆长13000米,缆径不足34毫米,动力传输功率达到51千瓦以上,能在全世界范围所有海域最大海深处开展科考作业,满足多路光传输需要。

据了解,下一步,“海威GD11000”将随船开展常态化深海和极地调查作业,为我国海洋科考事业“走向远洋、走向深海、走向极地”提供可靠保障。

【责任编辑:杨涵易 】

投稿与新闻线索: 微信/手机: 15910626987 邮箱: 95866527@qq.com
投稿与新闻线索: 微信/手机: 15910626987邮箱: 95866527@qq.com
欢迎关注中国能源官方网站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中国能源网版权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即时新闻
加载更多新闻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
“海威GD11000”完成首个航次深海调查任务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