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特朗普将重返白宫,美能源政策或出现大调整。 一方面,特朗普明确表示支持传统能源发展,市场分析认为,未来4年,油气产业将迎来发展红利期。美国是全球最大产油国之一,美国能源政策的转向将对全球油气价格带来哪些影响? 另一方面,特朗普对新能源产业态度复杂,没有公开表示不支持“风光”等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但同时又许下上任后将撤销促进绿色经济的《通胀削减法案》的承诺。这是否会影响我国新能源企业“出海”? 《中国能源报》记者聚焦特朗普上台后能源行业最为关注的三个问题,采访业内专家、企业人士,探讨未来全球能源产业和中美能源合作未来发展趋势。 第1问:国际油市未来走势如何? 特朗普是化石燃料支持者,随着他上台,美国油气产量将很难“踩刹车”。在沙特和俄罗斯引领的石油减产联盟“欧佩克+”持续减产的背景下,美国继续大肆产油,无疑将进一步导致供给侧过剩,推动油价下行、油市波动。 在特朗普的规划中,美国优先、贸易保护主义应该放在首位。国际舆论普遍指出,这一做法“伤人更伤己”,既给全球贸易供应链、石油经济带来影响,同时还将反噬美国自身影响力。 事实上,美国加大油气开采力度,巩固能源出口国地位,无形中“伤害”中东老牌产油国,进而使得后者寻求新的联盟群体。 中国石油集团经济技术研究院院长陆如泉指出,对于能源和自然资源行业来说,影响是多方面的。美国对进口商品加征关税预计将导致石油市场处于过剩状态并拖累国际油价。 根据能源咨询公司伍德麦肯兹预计,特朗普加征关税将会减缓美国和全球经济增长,使2025年石油需求预计减少50万桶/日。中东地缘政治冲突也将给石油供需带来冲击,一旦冲突进一步升级,油价料将激增,届时可能会促使其他产油国释放剩余产能,石油供给将愈发过剩。 另有观点认为,国际油价下行,将使得中国等能源进口国家在采购方面受益,一方面减少能源进口成本,另一方面给国内能源企业运营成本带来优势。对我国而言,应该进一步加强能源独立和能源安全,包括加大国内油气资源如页岩气的勘探和开发力度,减少对进口能源依赖。 第2问:美清洁能源政策如何变? 受访专家普遍认为,《通货膨胀削减法案》将受到冲击。要知道,近两年美国风能、太阳能、电池储能和电动汽车实现快速增长,主要是依赖于《通货膨胀削减法案》的激励措施,包括长达10多年的生产和投资税收抵免。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美国研究所经济研究室主任、副研究员马雪表示,就清洁能源而言,美国认识到中国在汽车电池制造、太阳能领域的成本技术优势和政策支持优势明显,正在引发中美地缘经济新竞争。 天合光能股份有限公司资金部融资负责人田宏表示,美国政策不确定性较强。“不知道明年会出来一个什么样的新政策。因此,对我们企业来说,一定要事先做好风险识别,尽可能考虑全面地考虑。” 一位不愿具名的分析人士认为:“美国目前在锂电池、光伏等可再生能源产业上表现出了非常矛盾的心里。一方面,希望制造产业回流,并提供了补贴、关税等多项支持政策。另一方面,其本土产业不足,且并不具备与其相配套的产业链和供应链,如果不引入外资的话,并不具备快速发展的能力。” 第3问:我国能源企业如何夯基蓄力? 受访专家普遍认为,特朗普上台之后的未来4年,将给中国能源和经济发展带来诸多挑战。面对新挑战和新变局,我国应加大自身韧性,同时探索中美未来新的合作关系。 一方面,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对接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拓展高质量多边合作关系。在完善产权保护、市场准入、公平竞争、社会信用等市场经济基础制度的基础上,大力发展与发展中国家的贸易和投资往来,并探索多元化贸易渠道和方式。 另一方面,加快国内制造企业“出海”步伐。特朗普上台后,“制造业回流美国”作为其政策纲领之一,美国企业对海外投资很有可能在全球范围内大幅度收缩。中国可以趁此机会鼓励和推动国内新能源、智能制造等企业加速“出海”。 标普全球清洁能源技术首席分析师金凤指出,美国对中国光伏产业进行高额的关税征收,其实带动了中国投资方去海外投资建厂的这一发展路径。美国光伏产品进口数据比较稳定,也就是说,美国本土产能比较少,需要进口。如果美国光伏产品供应链不足,则将会直接导致其装机不及预期。 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副秘书长刘译阳公开表示,美国高价值市场竞争格局较好,高壁垒、高毛利。最近晶科的佛罗里达州工厂获得美国税收抵免,标志着来自中国的光伏企业首次在美国获得清洁能源项目的激励。此外,天合光能、晶澳、隆基绿能都宣布在美国建厂。 阿特斯阳光电力集团作为较早深耕美国市场的国内主要新能源企业,该集团总裁庄岩此前接受《中国能源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面对全球化市场和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中国企业不仅要熟悉国际贸易规则、相关法律法规、国际市场变化等,同时要提升自身的研发、创新和服务能力,制定切实可行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才能更好地生存和发展,共同推进行业高质量发展。 文|中国能源报记者 王林 董梓童
【责任编辑:王少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