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村地区能源资源丰富、分布广泛。但如何让农村能源做到“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仍然是一道待解题。
“农村能源革命试点县建设是应对气候变化、推动能源转型、消纳光伏产能和助力乡村全面振兴的关键举措。”在近日召开的首届农村能源行业发展大会上,国家能源局原副局长吴吟在接受《中国能源报》记者采访时说,农村能源革命试点县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政府、企业和社会各方共同努力。通过完善政策支持、优化电网定位与考核机制、强化组织领导等措施,可有效破解农村能源革命面临的瓶颈,推动农村能源转型,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农村甚至可以反向给城市供电
出身于煤炭系统,曾在原煤炭工业部、原煤炭工业局、原国家经贸委、国家发改委工作,后又担任过国家能源局副局长的吴吟,为何对农村能源十分关注?
“我曾经在江苏省淮安县插队,三年的农村生活,使我对农村有了一定了解,也对农村产生了深厚感情。”作为一名从国家能源局退休12年的老干部,回想从前,他显得很激动。
采访中得知,他在国家能源局工作期间,主要负责能源规划方面的事务。各种各样的牵头编制工作,让他意识到,农村是一个曝光度相对较低的地方,但很多重大问题都是在农村解决的。
吴吟退休后,被国务院参事室聘为特约研究员,继续关注农村能源发展。“我国应走‘农村包围城市’的路线,借助农村丰富的可再生能源,农村甚至可以反向给城市供电。”
在他看来,“加快能源转型,推动农村能源革命,不仅是应对气候变化的必然选择,更是把握经济社会发展主动权的关键。”
风电、光伏等新能源的快速发展,为农村能源革命提供了契机。我国年新增光伏装机约2亿千瓦,但光伏产品出口量增价跌,竞争白热化,大多数企业亏损经营。“如何在国内市场消纳这些光伏产能,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吴吟强调。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乡村全面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对农村能源供应提出了更高要求。能源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石,为农村提供动力支撑,促进产业发展,改善农民生活,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吴吟认为。
兰考县等试点建设为我国农村能源转型提供经验
这10多年间,吴吟一直“退而不休”,足迹遍布我国大江南北,曾到山西芮城、黑龙江伊春、安徽金寨、福建福安、河南兰考等地调研,平均每月至少一次外出,一有空就深入农村了解能源发展情况。
据吴吟介绍,2018年,国家能源局同意兰考县开展农村能源革命试点建设,明确了试点建设的总体思路、基本原则、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
“经过几年的努力,兰考县试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吴吟说,2023年,兰考县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的比例达到77.3%,清洁取暖普及率提高到99%,公共绿色出行率达到90%以上。
以兰考县付楼村为例,该村建设了集风、光、储、充为一体的村级智能微网,实现了自发自用、就地平衡、余电上网,绿电可满足全村80%以上负荷。
在兰考县试点基础上,2023年,国家能源局等三部门确定了第一批15个农村能源革命试点县名单,2024年又确定了第二批8个试点县名单。
“这些试点县的确定,为农村能源革命的全面推广奠定了基础。试点方案提出,到2025年,试点县可再生能源在一次能源消费总量中的占比超过30%,在一次能源消费增量中占比超过60%。”吴吟表示,试点县的建设,将为我国农村能源转型提供宝贵的经验和示范。
新能源接入受阻等问题仍制约农村能源发展
尽管试点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吴吟在调研中发现,推进过程中仍面临诸多问题。
其中尤为突出的是,新能源开发与产业发展受到制约。“比如,试点县农村农业发展对低成本的绿电有强烈需求。但‘隔墙售电’仍有难度,风电、光伏开发无法与‘三农’需求直接对接,快速下降的新能源成本难以传导至用能终端,居民和企业的用能成本依然较高。”
当下,几乎所有的分布式新能源都要求接入大电网消纳,导致配电网承载能力不足,大大增加了电网扩建和调节压力。此外,试点县还缺少可落地的政策支持。比如,方案确定的可再生能源占比等指标难以完成,基本形成供给、消费、技术体系和管理体制的目标无从谈起,大部分试点县很难完成试点任务。
建议以县域为主体推动农村能源革命
年过七旬的吴吟,身体硬朗、思维敏捷,依然心系农村能源事业。“据我观察,发展就地平衡智能微电网是大势所趋。”在吴吟看来,电力几乎可满足一切用能需求,能源系统电力化是发展趋势。
我国电力系统经历了电源中心时代、电网中心时代,现在进入用户中心时代,发展就地平衡智能微电网正当其时。
事实上,经验也都证明了新能源就地平衡切实可行。吴吟举例,德国推行以用户为中心、就地发电、就近消纳的模式,其电力系统以2700多个电力平衡基团为基础,应用互联网及算力技术,实现平衡基团内发电和用电的实时平衡、平衡基团间有效互济,化解了新能源大规模接入带来的系统性安全问题;湖北省广水市通过源网荷储协同互动实现100%新能源电力系统长期运行,全年超70%的时间、超80%的电量由新能源保障;内蒙古额济纳旗采用构网型电站技术,支撑100%风电、光伏并网并稳定运行,实现全旗离网不停供。
“建议以县域为主体推动农村能源革命,因为县域是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基础。”吴吟建议,在中央一号文及乡村振兴文件中,明确把县域作为新型电力系统的基本单元予以规划建设。县级政府统筹推进配电网建设,吸引各类资本参与配电网改造与建设,发挥新能源在乡村振兴中的支撑作用,以清洁能源综合利用带动基础设施升级与产业发展。
吴吟还呼吁,要强化对试点工作的领导与组织实施,希望国家有关部门成立技术指导委员会,各有关省(区、市)成立领导小组,对试点工作予以指导和协调。“尤其要选派有电力行业丰富经验的干部与属地管理人员一道,组成专班,全面推进试点工作。”
“农村是一个广阔天地,在那里可以大有作为。”吴吟信心满满地说。
【责任编辑:李扬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