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研究发现,一种能够操控昆虫行为的“僵尸真菌”可能在9900万年前就已存在。这一结论源自一块罕见的琥珀化石,其中保存了真菌从蚂蚁蛹体内破体而出的场景。相关研究发表于《英国皇家学会学报B-生物科学》(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B-biological Sciences),将此类真菌感染昆虫的历史向前推了近一倍。论文第一作者是中国云南大学古生物学家庄宇辉 。
蛇形虫草菌(Ophiocordyceps)以感染蚂蚁、苍蝇等昆虫并控制其行为而闻名。被感染的蚂蚁会离巢爬至高处,咬住叶片死亡,随后真菌从其体内爆发,释放孢子感染新宿主。这种现象甚至成为美剧《最后生还者》中丧尸危机的灵感来源。然而,这类真菌的起源一直缺乏直接证据。
由于真菌的软体结构难以形成化石,此类发现极为罕见。此次研究的琥珀化石最初被误认为是蚂蚁蛹的翅膀,但三维成像技术揭示,其真实身份是一种与现代“僵尸真菌”高度相似的古生物——孢子形态和破体结构几乎完全一致。此外,研究人员还发现了另一块被同类真菌感染的苍蝇琥珀化石,两者均距今约9900万年。
专家指出,这些化石表明,蛇形虫草菌的祖先在当时已能感染多种昆虫。考虑到最古老的蚂蚁化石距今1.13亿年,僵尸真菌可能与蚂蚁几乎同时出现并共同演化。不过,由于蚂蚁蛹无法自主移动,研究人员推测其行为可能未被真菌操控,而是被同类移出巢穴后感染。
这一发现为昆虫与真菌的协同进化提供了关键证据,同时也揭示了自然界中这场持续近亿年的“生死博弈”。
【责任编辑:王弘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