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绊脚石”挡路,新能源皮卡产品力亟待提升
来源:中国汽车报网 2022年12月28日 11:27 作者:姚会法
2022-12-28 11:27 来源:中国汽车报网 作者:姚会法

皮卡是国内汽车产业的新蓝海,随着皮卡解禁政策逐步实施及其他一系列利好政策释放,我国皮卡产业正在飞速前进,尤其是在“政策+市场”的双轮驱动下,新能源皮卡正成为新的发展趋向。

皮卡是国内汽车产业的新蓝海。随着皮卡解禁政策逐步实施及其他一系列利好政策释放,我国皮卡产业正在飞速前进。尤其是在“政策+市场”的双轮驱动下,新能源皮卡正成为新的发展趋向。当前,国内外几乎所有的主流皮卡生产企业都相继推出了新能源皮卡,皮卡电驱化热度明显提升,已经成为了行业的共识。

在皮卡市场“百花齐放”的背景下,新能源皮卡的产品力如何呢?

皮卡电驱化进程正在加快

国家在2016年首次提出皮卡进城试点之后,越来越多的城市加入皮卡解禁队列,皮卡成为汽车市场上一股不可忽视的强劲力量。截至目前,全国解禁城市286个,解禁城市数量占比达85%。10月26日,国务院第三次发文“推动取消皮卡车进城限制”,在一系列政策放宽、消费升级、需求升级的驱动下,皮卡市场呈现震荡上行趋势。

在全球商用车行业注重节能、减排的情况下,皮卡电驱化成为了新趋势,混动、增程式、纯电动等多种技术路线的新能源皮卡迎来了高速发展时期。其中在混动和增程式方面,长城、比亚迪、中兴汽车等主流车企正在布局,近期即将上市;而在纯电动方面,江铃域虎7电动皮卡、郑州日产锐骐电动工程车、江淮帅铃T6电动皮卡、黄海N2电动皮卡、上汽大通T70电动版以及长城炮电动皮卡等车型已经得到了成熟运营。

“皮卡市场大环境持续快速改善,国家实施‘双碳’战略,加快皮卡电驱化的商业化进程。”在接受《中国汽车报》记者采访时,长期工作在皮卡领域的行业专家张铁军表示,继国家推动客车类产品新能源战略实施尤其在公共交通领域基本达到预期目标后,卡车类商用车产品新能源化持续跟进,皮卡也有“尝鲜”。他认为,随着国家及地方不断出台促进皮卡市场发展政策及皮卡行业自信发展,国内皮卡销量逐渐提升,一些皮卡企业开始试水纯电皮卡产品且在属地公共管服业投入使用。

随着排放标准的愈加严格以及“双碳”战略的催动,混动皮卡和纯电动皮卡必将成为将来皮卡市场的发展方向。山东汽车协会秘书长谭秀卿也表示:“为满足日益升级的消费需求以及绿色环保的政策要求,皮卡车型在乘用化、智能化、网联化以及电动化等方面正在大力突破,新能源皮卡产品的市场前景也会越来越广阔。”

能否满足需求是关键

新能源皮卡能否满足市场和用户的需求?它的产品力又如何值得深思。

“新能源皮卡的产品力主要表现在产品性能和使用过程两个方面。”在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皮卡分会筹备组负责人李卫立看来,从产品性能分析,新能源皮卡采用电机驱动,具备高扭矩输出的优势,在加速和启动阶段,比燃油车具备明显的动力优势,并且在造型设计上,新能源皮卡给用户带来了更多的科技化、智能化的体验感。

在使用过程中,新能源皮卡的出行成本更低;同时,皮卡使用频率偏高,维修保养较多,而新能源皮卡的保养更便捷、更节约;特别是在路权上,成都、深圳等城市等部分城市对新能源汽车的路权开放程度更高,新能源皮卡的路权优势更突出。

“汽车产品力一般是指从市场角度看汽车产品对客户或用户的吸引力。”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独立研究者曹广平则认为,新能源皮卡的产品力分为有关新能源的产品力和非新能源方面的产品力。在新能源皮卡产品力的诸多因素中,他认为最核心的产品价值驱动力包括性能里程满意度、充电便利程度、使用成本变化程度以及各种的整车性能舒适度等。

值得一提的是,当前电池技术取得了重大突破,续驶里程、充电效率得到了大大提升,为新能源皮卡的推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不过,虽然新能源皮卡有上述优势,但是同样也面临购车成本高的问题。比如一辆纯电动皮卡的售价普遍在20万元以上,是传统动力皮卡售价的一倍。这是制约纯电动皮卡发展的最大因素。”李卫立强调。

“产品力即产品对目标消费者的吸引力,新能源皮卡的产品力主要是购置成本、使用成本以及能否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在中国皮卡网总编辑谷国全看来,当前,新能源皮卡在使用方面已基本满足人们的需求,但是在后续的使用过程中,适应场景有待丰富、充电桩等配套设施还有待完善。特别是在购置成本上,新能源皮卡不能比传统燃油皮卡高得过多,否则,用户接受度会大打折扣。

他认为,提高新能源皮卡的产品力要两端着手。其中前端要正向研发,包括技术、产品性能要过关;后端要加强售后服务,让用户打消纯新能源皮卡充电难、寒冷天气电池性能出现衰减、皮卡没有足够的空间来装置“庞大”的电池系统、电池续驶里程满足不了普通用户的需求等诸多问题。

亟需开发专属电动化平台 破解三大“绊脚石”

根据2021年的市场数据,我国皮卡产销分别完成54.7万辆和55.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1.2%和12.9%,销量表现首次突破50万辆大关,创下历年新高。据预测,中国皮卡市场需求到2025年将达80万辆的规模,到2030年其年销量更有望突破100万辆,皮卡即将成为高预期的蓝海市场。

“目前来看,皮卡在轻型商用车市场仍然是新能源渗透率最低的车型,当前受众偏少。” 李卫立表示,虽然皮卡电驱化大势所趋,但皮卡的新能源化路径并不清晰,行业内还未达成共识。

中兴汽车总经理肖伟认为,由于皮卡特殊的使用场景,并不适合纯电动的技术路线,所以采用混合动力系统才是最佳路径。他表示,通过增程混动的技术路线,可以很好的解决里程焦虑、皮卡城市限行、电池成本高昂、后排空间小、高原地区因空气稀薄而产生的动力减弱等等问题。

上汽大通皮卡产品及品牌策略高级经理赵胜利则认为,经过近几年的高速发展,纯电动皮卡得到了质的飞跃,有些新进企业开发了专属的电动化平台,从动力电池的技术研发、造型设计、整车布置、轻量化应用(包括新材料的应用)等方面进行创新提升,进一步提高了电动皮卡的续驶里程和安全性能。

“不过当前市面上还是有很多产品是油改电平台演变而来,没有实质性的创新。”谷国全表示,纯电平台和模块化架构是电动皮卡行业未来的研发趋势,在乘用车领域内早已开展多年,但现在依然有很多电动皮卡产品为了节省开支与传统柴油皮卡共享一个平台,这显然是不科学的,既不是正向开发的结果,也无法体现出纯电动皮卡的真正优势。

“当下,打造我国电动皮卡专属电动化平台刻不容缓。特别是在采用电池底盘一体化结构上,相关企业应该在设计前期就考虑到电池和电驱系统的安装布局,而非后期的油改电。”谷国全说。

张铁军分析,新能源皮卡技术已不是瓶颈,关键在于其商业价值(即能给客户带来什么价值),否则皮卡电驱化将有名无实。他表示,现阶段新能源皮卡依然多应用于相对固定场景,主要集中在B端,相关生产企业需要好好研究它的应用场景和技术路线,做好技术和产品储备,寻求差异化优势,在产品端、市场端、使用端等方面根据用户的不同使用场景和需求定制化生产,从技术成熟度、场景适用性以及经济性等多维度升级,打造强健、有生命力的技术路线产业生态圈、发展新商业模式。

“新能源皮卡仍要回归皮卡品类的本源属性,车辆成本、续驶里程、动力性能是其发展道路上的三大‘绊脚石’,如果解决了这三个问题,新能源皮卡将迎来爆发式增长。”李卫立也强调,持续提高新能源皮卡的产品力,可以借鉴美国新推出纯电动皮卡的思路。第一,体现极致挑战和科技创新的差异化定位,避免与传统皮卡正面竞争,开辟全新赛道。第二,彰显美式越野科技属性的技术亮点,且通过技术亮点对车型定位进行了完美诠释。第三,充分利用母公司或投资方的资源,在新能源和智能化方面补足短板、打造优势。第四,品牌方面“高开低打”,以高端产品进行前期发布和宣传,再以平价车型持续发力,通过预定模式提升用户参与度和市场热度。


【责任编辑:刘澄谚 】

投稿与新闻线索: 微信/手机: 15910626987 邮箱: 95866527@qq.com
投稿与新闻线索: 微信/手机: 15910626987邮箱: 95866527@qq.com
欢迎关注中国能源官方网站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中国能源网版权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即时新闻
加载更多新闻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
三大“绊脚石”挡路,新能源皮卡产品力亟待提升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