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的飞跃 ——全国产安全智能型DCS“华能睿渥”研发纪实
来源:中国华能 2020年11月09日 15:35 作者:李叶 张娟娟 佘岳峰
2020-11-09 15:35 来源:中国华能 作者:李叶 张娟娟 佘岳峰

投入全国产DCS研发。每一块芯片都是中国。项目组对每一块芯片都全面。

国内首套100%全国产化DCS成功投用!

2020年11月6日,这个令人振奋的消息从华能福州电厂传出,掀开我国电力技术史上崭新一页。

DCS是分散控制系统的英文简称,是火电厂自动化运行控制的“大脑”,是确保电力稳定供应的关键设备。长期以来,国内DCS所使用的CPU和操作系统等软、硬件依赖进口产品,存在着巨大的安全隐患。

如今,华能推动我国DCS研发实现100%全国产化的突破,并给它起了一个响亮的中国名字——“华能睿渥”。

每一个脚步都是中国“创新路”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我们必须走好自主创新的自力更生之路。

电力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电力安全是保障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石。为保障国家电力安全,2019年3月,华能举全公司之力,投入全国产DCS研发。一声令下,全体集结。华能所属西安热工院集合全院优势资源,以时不我待的使命感和舍我其谁的责任感,投入了全国产DCS研发的攻关战。

正当项目开始走上正轨的时候,突发的新冠疫情影响了项目进度。项目组就通过视频会议讨论技术方案,通过电话微信与合作方沟通流程细节。在复工申请获得批准后,便开始了长达六个月的全封闭研发工作。

在系统开发的紧要关头,他们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难题——模拟量输出卡件电流输出精度总是不达标(简称AO卡)。这项技术如果不能解决,会导致调节设备控制不精准、误动或拒动,严重的话会造成设备损坏或停机。为此,项目组成员李卓一周七天不休,从早上7点干到晚上11点,反复试验、查验,终于排查出了原因,是电源基准芯片的参数不达标。他又反复翻阅几十家公司的硬件说明书,对比了数百个型号的硬件参数,最终经样片测试选定了一款。第二版的AO卡经测试,精度达到了万分之六,性能指标参数超过了进口厂家。大家都夸他干得漂亮,他却笑笑:“当时就一心想着要解决好,绝不能在自己手中搞砸喽。”

经检测,华能睿渥DCS的硬件板卡精度、抗干扰能力与运行环境适应性等多项指标优于国内外同类产品。

每一块芯片都是中国“芯”

198个昼夜,成千上百次研发测试,3轮大规模应用测试,60人项目团队的全身心投入,一番番鏖战只为每一块芯片都是中国“芯”,每一款软件都有中国“魂”。

华能睿渥DCS从CPU等核心芯片到基础电子元器件,从操作系统、数据库等基础软件到应用软件全部使用自主技术,是国内首个软、硬件国产化率达到100%的工业控制系统,实现了锅炉、汽轮机(含DEH)、发电机的全覆盖控制。它的研发工作,不像用词汇描述它这样容易。

国内软硬件生态不成熟,导致全国产DCS开发困难重重,但办法总比困难多。

国产芯片面积大,原本一块控制面板可以封装100多块进口芯片,现在仅能封装60-70块国产芯片,怎么办?项目组转变思路,采用双层PCB布板设计,把单层“平房”改成双层“楼房”,分装国产芯片。“每一块芯片都要经过严苛的EMC测试,确保满足电磁干扰、兼容指标,还需将个别芯片调整位置,避免“小摩擦”,建设一个和谐稳定的运行环境。”项目组成员胡波介绍说。

国产芯片参数不精准,为了核准芯片参数,项目组对每一块芯片都全面“体检”,由专人负责样片测试,制定多种芯片替换预案,增加测试样例,确保入选的芯片都是“种子选手”。

国产芯片功耗高、发热量大,项目组就设计先进的导热外壳,经过300多个小时的高温箱试验,对外壳进行-30℃-70℃环境高温测试,确保芯片在各种严苛环境下都能够安全稳定运行。

“再难也要上,缺少一块国产芯片,都不能说是100%全国产化这是项目组每个人的心愿。”胡波说。

每一位成员都是大写的中国“人”

在短短6个月内,西安热工院便成功研制出华能睿渥DCS,较原计划提前一年。9月25日,该设备在福州电厂35万千瓦机组开展安装调试。

其实在设备移交仪式上,项目突击队员们的心里都直打鼓。设备安装、调试中,仅布线一项就涉及千万条线路对接、检测工作,然而这套控制系统面临的却是一副历经几十年风雨的“大而旧”的躯壳,能否按时打通躯壳的每一个“神经节点”,让旧躯壳装入“智能大脑”焕发新光彩是每个人心中的疑虑。

“有他们在,我们就放心了。”突击队员们都这样描述他们的队长——福州电厂副厂长林昇和西安热工院控制公司副总经理李军。

林昇曾多次负责DCS系统的技改工作,这位老DCS人从国庆前到现在仅仅休息过两天,每天从早八点干到深夜,带着一帮年轻小伙先后完成了汽机DEH伺服卡、阀限电阻、就地设备第三方通讯等多项攻坚任务,硬是把工期抢了出来。他们采用寻线器,对接线逐条反复确认,超高频信号穿过了一根根线管,跨过一台台机柜,捋顺了一个个“顽固症结”,终于打通了机组的“任督二脉”。

“我们是一家亲啊!”这是李军对整项工作的直观感受,携手奋战了几个月,大大小小的困难从没有把他们打倒。专业的技术队伍、默契的分工配合、规范的施工改造,他们在同一片战场上凝聚在了一起,为了DCS全国产化的同一目标,齐心协力共奋进。福州电厂应用结果表明,机组运行安全稳定,主要技术指标优于国家及行业标准要求。

“研发就是对未知事物的探索,可能成功,也或许会走弯路,但是我们齐心协力,一定能走出属于自己的创新之路。”项目技术负责人、国内控制系统专家薛建中表示。

未来,华能将对系统内全部在役火电机组进行有序替换,全面保障能源电力重要基础设施运行的本质安全。


【责任编辑:王长尧 】

投稿与新闻线索: 微信/手机: 15910626987 邮箱: 95866527@qq.com
投稿与新闻线索: 微信/手机: 15910626987邮箱: 95866527@qq.com
欢迎关注中国能源官方网站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中国能源网版权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即时新闻
加载更多新闻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
“100%”的飞跃 ——全国产安全智能型DCS“华能睿渥”研发纪实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