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晚,湖北玻璃龙头企业三峡新材(600293.SH)发布了2024年年报,数据显示这家曾于2023年短暂扭亏的企业再度陷入经营困境。
年报显示,公司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7.3亿元,同比下滑20.4%;归母净利润1256万元,同比骤降71.4%;扣非归母净利润亏损2256万元,同比下降153.9%。值得关注的是,在产销率接近100%的情况下,企业经营现金流净额却从上年同期骤降99.7%至29万元,陷入"增产不增收"的怪圈。
从业务数据来看,这家深耕玻璃行业32年的企业仍保持着高效生产节奏。财报显示,2024年公司生产平板玻璃2761.30万重箱,销售达到99.95%,生产LOW-E镀膜(单、双银)玻璃1640.44万平米,销售1,598.03万平米,产销率97.44%。但亮眼的产销数据未能转化为经营效益,公司第二季度、第三季度、第四季度的扣非归母净利润分别为亏损294万元、2690万元、1598万元。
针对业绩滑坡,三峡新材相关负责人向以投资者身份咨询的南财快讯记者表示,受房地产行业下行等因素影响,玻璃等传统建材市场需求萎缩,叠加行业内卷产能过剩,各类玻璃价格持续探底。
事实上,三峡新材在年报中也特别指出,过往“规模红利”驱动下的同质化扩张模式,致使行业产能利用率长期徘徊在75%~80%左右,低于国际健康水平。“行业正面临关键转型压力。”
面对困境,上述人士透露,公司管理层已启动行业调研,未来可能通过并购重组向新材料领域转型发展。事实上,据长江商报报道,2023年宜昌国资入主三峡新材后,公司持续优化产业结构,积极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协同发展。
公开资料显示,三峡新材1993年成立于湖北宜昌当阳,由湖北省当阳玻璃厂、湖北应城石膏矿、当阳电力联营公司共同发起,主营业务为玻璃深加工。2000年,公司在上交所主板上市,是湖北玻璃行业唯一一家上市企业。
【责任编辑:李扬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