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国争“气”砺初心——记“中央企业先进集体”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公司第三采气厂
来源:中国能源网 2024年10月12日 16:36 作者:拓婷婷
2024-10-12 16:36 来源:中国能源网 作者:拓婷婷

这是一个被视为苏里格气田先驱者的光荣集体,他们伴随中国最大整装致密气田而诞生,凝聚着长庆采气人的心血和汗水,助力长庆油田油气当量历史性突破10亿吨; 这是一个被誉为苏里格气田排头兵的奋进群体,他们攻关形成6类30项开发主体技术,打造国家工程实验室示范区,中石油先导性试验基地,具备百亿方天然气生产能力; 这是一个被称为苏里格气田主力军的中坚团队,他们生产天然气,也负责集输处理天然气,在保障陕京线及内蒙古周边城市安全平稳足量供气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这是一个被视为苏里格气田先驱者的光荣集体,他们伴随中国最大整装致密气田而诞生,凝聚着长庆采气人的心血和汗水,助力长庆油田油气当量历史性突破10亿吨;

这是一个被誉为苏里格气田排头兵的奋进群体,他们攻关形成6类30项开发主体技术,打造国家工程实验室示范区,中石油先导性试验基地,具备百亿方天然气生产能力;

这是一个被称为苏里格气田主力军的中坚团队,他们生产天然气,也负责集输处理天然气,在保障陕京线及内蒙古周边城市安全平稳足量供气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这,就是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公司采气三厂。

采气三厂承担苏里格气田地面集输、处理系统的管理,并负责气田轻烃加工、采出水处理等9项公共配套业务。全厂1200余名干部员工扎根毛乌素,聆听鄂尔多斯盆地的脉搏,用脚步丈量每一寸土地,只为多找寻一方气。坚守大气田,迎接风霜雨雪的挑战,用心呵护每一口气井,只为多温暖一家人,走出了为国争气、为民造福的采三之路。

能源稳供扛起政治责任

金秋的苏里格,硕果累累,丛丛红工衣的身影穿梭于戈壁、荒漠,正忙碌于井场、天然气处理厂冬季保供的备战中,工人先锋号、青年突击队的旗帜在风中猎猎招展,似正在燃烧的火焰,映红了大漠的上空,这里所生产和输送出的每一方天然气,都诉说着采气人能源报国的赤子之心。

时光回望至2000年8月26日,苏6井石破惊天喷涌出日产120万立方米工业气流,一个万亿立方米储量的大气田诞生,举国沸腾。2001年9月10日,长庆油田做出重要决定成立采气三厂负责苏里格气田前期开发建设。面对“低渗、低压、低丰度”的世界级难题,采三人心怀“大漠寻梦、为国找气”的金色梦想,挺进茫茫毛乌素沙漠,沿程温降、气井试采,战风沙、斗严寒,忍受着难以想象的孤独与煎熬,用汗水折射梦想,风沙砥砺品格,困难滋养信念,开展60多项极具针对性的新工艺新技术现场试验,历经5年曲折艰辛探索,集成创新了十二项开发配套技术,为气田开发思路、技术政策的制定探索和积累了科学依据。

30亿骨架工程旌旗烈烈、苏14井区试采捷报频传……一场又一场静悄悄的开发大会战在这里上演。秉承“忠诚担当、创新奉献、攻坚啃硬、拼搏进取”的长庆精神,发扬“解放思想、锐意进取”的苏里格精神,采气三厂在认识与再认识中艰难寻找技术突破,经历探索评价、快速上产、规模稳产、二次加快发展四个阶段,形成了多层系水平井立体开发、大井组工厂化作业、差异化精细压裂、中低压集气等多项致密气开发配套技术,逐步建成国内第一大气田,引领了致密气开发的跨越式发展。

破解开发难题,打开荒漠桎梏,释放内需潜力,采气大厂转向现代化采气强厂,实现产量十年“五换亿字头”。建成集气站32座、计量站40座,投运处理厂7座,累计生产天然气超1200亿立方米,累计集输天然气超3500亿立方米,分别占到长庆气田产量的1/5和2/3,成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推动长庆油田高质量发展的主力军。1项工程荣获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国家优质工程银质奖。

发展基础更加坚实,产量效益齐头并进,开发建设协同发力,新老动能相得益彰,生产党建比翼齐飞,集输管网四通八达,风险防控持续夯实,气田稳产高效有序,改革创新提档升级……采气三厂在建设“十个一流”(党的建设、规模实力、经营业绩、安全环保、低碳名片、智慧气田  科技创新、人才队伍、企业管理、企业文化)的百亿方现代化采气厂道路上阔步前行。

效益生产把牢经济责任

“效益是企业的生命。”对于能源企业而言,经济责任是前提。没有好的效益,经济责任就成了一句空话,而降低天然气生产成本,则是提高效益的主要手段。采气三厂坚定不移突出精细化管理,尤其是坚持“横纵”双向控制,强化预算的过程管控,精细成本对标管理,提升了生产经营管理水平,为实现年度利润贡献奠定坚实基础。

“为确保经营业绩最大化,横向以各单位为单元,做到预算目标从管理层向操作层逐层分解;纵向以时间为轴,将年度经营预算目标分解为季度经营预算目标,层层传递成本控制的压力,提高预算执行指标的时效管理。”财务资产部主任杨杰说道。

以创新的思维、改革的精神和更大的力度挖掘效益生产潜力点,是采气三厂始终坚持的方向。立足低成本发展战略,从严控完全成本及投资入手,制定18类90项具体细化措施,将降控责任目标分解到各部门,对各单位自主上报的降本增效项目及时组织专业部门评估论证,实时跟踪实施效果和经验做法,以点带面,点面结合,实现控投降本业务全覆盖。

在生产一线,效益生产的理念更是深入人心。采气三厂持续在措施增产项目上加大力度,通过巩固老经验,推广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不断优化工艺流程,深挖气井稳产“潜动能”,突破技术瓶颈,为提质增效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紧紧抓住“积液井、低产井治理”这一难点问题,牢固树立长效稳产理念,围绕“提高资源有效动用,最大化增加单井累产”目标,坚持“地质、工程、地面、经济”一体化工作思路,深化气井精细管理、强化措施增产,进一步夯实气田稳产基础清除井筒积液,让气井重新焕发“生机活力”。以效益实施为原则,以提高气井采收率为目标,加大三项主体排采工艺规模应用,优化措施结构、推进柱塞示范区建设,强化同步回转压缩机、储层解堵、水淹井密闭抽吸等进攻性措施增产项目。仅2024年上半年,累计开展排水采气10426井次,累计增产气量4.56亿立方米。

在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国有企业改革发展道路的过程中,采气三厂率先探索“油公司”模式改革,健全完善现代企业制度,主动引入数字化技术,将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气田开发深度融合,构建了“四横五纵”智能化体系,实现了“气井智能控制、集气站无人值守、处理厂少人值守、管网立体监控”的管理目标,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劳动强度。手持终端APP软件、巡检机器人、无人机、智能排采等新型技术逐步应用,智能管理从地面系统延伸到地下气藏,智慧气田的羽翼更加丰满。

企地和谐担当社会责任

履行好社会责任,是石油企业责无旁贷的重要使命。从采气三厂诞生的那一刻起,履行社会责任的承诺与担当就镌刻在苏里格气田大会战“先驱者”的基因里。

面对荒漠腹地脆弱的生态环境,采气三厂为生态保护让路,打造内蒙古绿色矿山,从“生态处理”、“反应分离工艺”、“无氧焚烧”新工艺试验到采出水工艺对比试验,重点区域“健康筛查”,为保护野生动物栖息地,全面推广集约化开发模式,累计节约建设用地1.3万亩,恢复绿植13万亩,打造6个企地共建公益防护林,开展场站光伏、压缩机余热发电,推进绿色低碳示范区建设,构建全流程绿色低碳生产模式,走出了一条打赢蓝天保卫战的特色之路。其中分布式光伏发电累计发电量突破130万度,相当于节约113吨标准煤,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726吨。建设的5处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实现全容量并网发电,预计年均发电量为276万千瓦时,每年可节约标煤845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845吨,为推动绿色能源发展注入新动力。

一切奋斗,归根到底是为了造福民生。采气三厂始终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在党的领导下不断助推民族融合发展。持续深化地企共建共享,带动地方化工产业链发展,全力保障天然气供应,为内蒙古周边12个工厂和电厂修建了专项的供气管道,日均1200万立方米的天然气有力支持着内蒙周边经济发展,累计向周边8家管道、化工企业供气80多亿立方米,带动LNG、甲醇等为主体的化工产业链发展。

常年活跃在气区的采气三厂绿洲志愿者们每年集中开展为牧场水槽添水、帮牧民开垦种植、关爱空巢孤寡老人、清理安全文化一条街、给环卫工人送劳保等志愿活动。近年来,志愿者们在海子梁小学、昂素完全小学、乌审旗苏里格苏木小学、柳桂湾小学进行爱心“接力”,进行支教活动,建立助学联系点4个,与服务对象结成固定的“助老、助少、助困”帮扶对子23个,受益人数在1000人以上。

鱼水情深,和谐共赢。采气三厂先后投入资金超10亿元,支援地方建设、兴建学校、扶贫帮困、义务支教、修建道路、开展饮水工程,实施企地共建项目43个、公益项目58个,用心用情助力牧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气田发展成果惠及当地百姓,“石油红”与“生态绿”和谐共生,构成了一幅“企地一家亲、共建大气田”的美丽画卷。

行至高质量发展关键一程,每一份力量都不可或缺,每一份智慧都弥足珍贵。采气三厂坚决扛起苏里格气田天然气开发排头兵的使命责任,坚定信心、保持定力,守正笃行、接续奋斗,开创一流百亿方现代化采气厂建设新局面,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续写新的辉煌。

【责任编辑:杨涵易 】

投稿与新闻线索: 微信/手机: 15910626987 邮箱: 95866527@qq.com
投稿与新闻线索: 微信/手机: 15910626987邮箱: 95866527@qq.com
欢迎关注中国能源官方网站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中国能源网版权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即时新闻
加载更多新闻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
为国争“气”砺初心——记“中央企业先进集体”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公司第三采气厂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