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为缓解治污减霾压力,我国高度重视北方地区清洁取暖问题,各地也开展了一系列煤改电、煤改气等清洁取暖举措。个别地区受资源条件影响,在实施过程中遇到了如用电容量过激增涨、“气荒”、氮氧化物排放超标等问题。
在探索新型城镇供热方式方面,陕西西咸新区走在了国内前列。2014年,西咸新区沣西新城组建了陕西沣西新城能源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沣西能源”)作为实践主体,大力发展中深层地热能无干扰清洁供热。位于西咸新区的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正是依托于该项技术,建成了我国最大规模使用地热供热的项目,为国内清洁能源的推广提供了新思路。
以一座2000万平方米的建筑为例,据测算,相比燃煤锅炉供热,地热取暖在一个采暖季(四个月)内可代替标准煤约32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86万吨、二氧化硫排放约2720吨、氮氧化物排放约4990吨、粉尘排放约3070吨,相当于一台300兆瓦发电机组一年的煤炭消耗量。
这种清洁供暖方式为北方城市破解冬季清洁取暖难题提供了可借鉴的“沣西样本”。专家指出,中深层地热能无干扰清洁供热的规模化应用,是践行“双碳”目标的具体行动,对城市能源结构调整、绿色低碳发展、宜居宜业环境建设具有极大促进作用。
从地下天然“锅炉房”取热
因地热水是稀缺资源,所以即使地热是可再生能源,在国家能源结构中的占比也非常低,目前开发利用程度不高。实际上,地球是个巨大的热库,其不断蓄积和释放能量,全球地热资源总量约相当于全球资源总消耗量的45万倍,利用潜力巨大。根据地热梯度,每向下100米,温度便升高3摄氏度,这意味着在地下2000—3000米的地方,就可以达到70摄氏度以上的温度——这就是热源,是地下天然的“锅炉房”。
“预将阅读全文,请订阅《能源高质量发展》杂志,订阅电话010--56002752”
【责任编辑:刘澄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