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需求侧响应成效逐渐显现
来源:能源高质量发展 2022年02月17日 15:48 作者:霍沫霖 郑海峰 贾跃龙
2022-02-17 15:48 来源:能源高质量发展 作者:霍沫霖 郑海峰 贾跃龙

2010年以来,电力需求侧响应(以下简称“需求响应”)在促进应对迎峰度夏、迎峰度冬的电力供应缺口,缓解节假日、采暖季电网负荷备用不足,保障电网安全,以及延缓发输配电设施投资规模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2010年以来,电力需求侧响应(以下简称“需求响应”)在促进应对迎峰度夏、迎峰度冬的电力供应缺口,缓解节假日、采暖季电网负荷备用不足,保障电网安全,以及延缓发输配电设施投资规模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随着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发展,需求响应在助力源网荷储协同互动、促进可再生能源消纳方面也发挥了日益重要的作用。

需求响应规模逐渐增加,应用场景不断丰富

“十二五”期间,需求响应项目的实施还处于起步阶段,主要在少数城市试点实施可中断负荷项目。应用场景是在负荷偏高、峰谷差偏大的迎峰度夏期间削减尖峰负荷。北京、苏州、唐山、佛山4个综合试点城市分别结合自身负荷特点和工作基础,积极发挥财政资金的撬动作用,探索电力需求侧管理的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在2013—2015年累计削减高峰负荷283万千瓦以上。

另外,2014年,上海在电网、负荷集成商、工业用户共同参与的需求响应试点基础上,将实施范围拓展到商业建筑领域。2015年,江苏省在全国率先实现全省范围内实施需求响应,2016年,最大响应负荷达到345万千瓦。

“十三五”时期,我国需求响应总体呈现快速发展趋势,从局部试点摸索逐步发展为多个省份在全省大规模示范应用,应用场景在夏季削峰基础上新增了冬季填谷和冬季削峰。从2018开始,我国每年均实施了冬季填谷需求响应。这主要是受冬季热电联产发电机组以热定电运行方式影响,区域性用电用热矛盾突出,特别是节假日用热高峰期间,电网供热负荷严重高于用电负荷,直接威胁电网安全运行,因此需要在电力富余时段实施填谷需求响应。2018年,天津、山东、上海、江苏、浙江、河南、江西、重庆等8个省市实施填谷、削峰场景下约定和实时需求响应,累计实施需求响应11次。其中,填谷响应5次,主要发生在春节、端午和国庆等节假日期间;削峰响应6次,主要发生在迎峰度夏期间及夏季极端恶劣天气情况下。2019年,9个省市积极推进楼宇用户需求响应试点工作,试点范围涵盖2908个楼宇用户、58536个居民用户,累计可调节空调负荷容量超过100万千瓦。

“预将阅读全文,请订阅《能源高质量发展》杂志,订阅电话15910626987”


【责任编辑:刘澄谚 】

投稿与新闻线索: 微信/手机: 15910626987 邮箱: 95866527@qq.com
投稿与新闻线索: 微信/手机: 15910626987邮箱: 95866527@qq.com
欢迎关注中国能源官方网站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中国能源网版权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即时新闻
加载更多新闻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
电力需求侧响应成效逐渐显现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