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能源是现代社会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目前全球能源产业正积极转型升级,探索构建绿色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助力全球气候治理。作为世界最大的能源消费国,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驱动下,我国能源转型迫在眉睫,智能化、低碳化成为两大确定性发展趋势。智能化需要数字化技术,低碳化离不开电子电力技术。随着能源产业从资源依赖型走向技术驱动型,一个融合了数字技术和电子电力技术的万亿级产业——数字能源应运而生。
作为新兴行业,数字能源发展仍处于探索期,各参与方正积极探索行之有效、可持续的发展路径,践行数字化赋能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数字企业建设,加快搭建综合能源智慧平台,积极构建数字营销体系,全力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在生产管理转型、商业模式转型、运营方式转型、安全自主可控等方面持续取得新成效。
为深入贯彻落实“四个革命、一个合作”的“能源革命”战略,加快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和业务深度融合,推动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催生协同创新的“聚变效应”,实现以安全高效、绿色智能、开放共享为特征的高质量创新发展,数字能源产业发展规划陆续出炉,提出了能源行业数字化转型价值主张、场景化解决方案,以期指导更多实践,全面谋划未来之路。
2022.04 国家能源局、科技部
《“十四五”能源领域科技创新规划》:
多措并举推进“十四五”能源科技创新
十四五”时期,能源领域现存的主要短板技术装备基本实现突破;前瞻性、颠覆性能源技术快速兴起,新业态、新模式持续涌现,形成一批能源长板技术新优势;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的能源科技创新体系进一步健全;能源科技创新有力支撑引领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
在新型电力系统及其支撑技术方面,加快电网核心技术攻关,支撑建设适应大规模可再生能源和分布式电源友好并网、源网荷双向互动、智能高效的先进电网,突破储能关键技术、核心装备,满足能源系统发展需要。
在能源系统数字化智能化技术方面,推动煤炭、油气、电厂、电网等传统行业与数字化、智能化技术深度融合,引领能源产业转型升级。
2022.03 国家能源局
《2022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
加快能源产业数字化和智能化升级
要加快能源产业数字化和智能化升级,加大能源技术装备和核心部件攻关力度,提升能源产业链现代化水平。积极开展煤矿、油气田、管网、电网、电厂等领域设备设施、工艺流程的智能化升级。推动分布式能源、微电网、多能互补等智慧能源与智慧城市、园区协同发展。加强北斗系统、5G、国密算法等新技术和“互联网+安全监管”智能技术在能源领域的推广应用。适应数字化、自动化、网络化能源基础设施发展,建设智能调度体系,实现源网荷互动、多能协同互补及用能需求智能调控。实施“区块链+能源”创新应用试点。推动完善能源创新支撑体系。开展能源领域碳达峰、碳中和标准提升行动计划,加快构建能源领域碳达峰、碳中和标准体系。围绕新型电力系统、新型储能、氢能和燃料电池、碳捕集利用与封存、能源系统数字化智能化、能源系统安全等六大重点领域,增设若干创新平台。
2022.01国务院
《“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
加快能源领域数字化转型
优化升级数字基础设施、充分发挥数据要素作用、大力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加快推动数字产业化、持续提升公共服务数字化水平、健全完善数字经济治理体系、着力强化数字经济安全体系、有效拓展数字经济国际合作八方面重点任务,明确信息网络基础设施优化升级等11个专项工程。
立足不同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推动传统产业全方位、全链条数字化转型,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加快推动智慧能源建设应用,促进能源生产、运输、消费等各环节智能化升级,推动能源行业低碳转型。
加快能源领域数字化转型等七项重点行业数字化转型提升工程。在加快能源领域数字化转型方面,推动能源产、运、储、销、用各环节设施的数字化升级实施煤矿、油气田、油气管网、电厂、电网、油气储备库、终端用能等领域设备设施、工艺流程的数字化建设与改造。推进微电网等智慧能源技术试点示范应用。推动基于供需衔接生产服务、监督管理等业务关系的数字平台建设,提升能源体系智能化水平。
2022.01国务院
《能源领域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实施意见》:
大力推行“互联网+监管”
加强能源监管领域数据汇集,进一步完善“互联网+监管”系统风险预警模型,形成风险预警线索推送、处置和反馈机制,提升能源监管智能化水平。完善“互联网+监管”系统功能、优化提升支撑能力,围绕行政许可、行业规划、项目审批、市场运营、安全管控等能源行业重点监管业务需求,开发完善配套功能,进一步加大政务信息资源的共享力度。
2021.11工信部
《“十四五”工业绿色发展规划》:
全面提升绿色制造水平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加快重点用能行业的节能技术装备创新和应用,持续推进典型流程工业能量系统优化。推动工业窑炉、锅炉、电机、泵、风机、压缩机等重点用能设备系统的节能改造。加强高温散料与液态熔渣余热、含尘废气余热、低品位余能等的回收利用,对重点工艺流程、用能设备实施信息化数字化改造升级。鼓励企业、园区建设能源综合管理系统,实现能效优化调控。积极推进网络和通信等新型基础设施绿色升级,降低数据中心、移动基站功耗。
2021.07工信部
《新型数据中心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
实施绿色低碳发展行动
加快先进绿色技术产品应用。大力推动绿色数据中心创建、运维和改造,引导新型数据中心走高效、清洁、集约、循环的绿色发展道路。鼓励应用高密度集成等高效IT设备、液冷等高效制冷系统、高压直流等高效供配电系统、能效环境集成检测等高效辅助系统技术产品,支持探索利用锂电池、储氢和飞轮储能等作为数据中心多元化储能和备用电源装置,加强动力电池梯次利用产品推广应用。
持续提升能源高效清洁利用水平。鼓励企业探索建设分布式光伏发电、燃气分布式供能等配套系统,引导新型数据中心向新能源发电侧建设,就地消纳新能源,推动新型数据中心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优化用能结构,助力信息通信行业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优化绿色管理能力。深化新型数据中心绿色设计、施工、采购与运营管理,全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支持采用合同能源管理等方式,对高耗低效的数据中心加快整合与改造。新建大型及以上数据中心达到绿色数据中心要求,绿色低碳等级达到4A级以上。
2021.03全国人大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
推进能源革命,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提高能源供给保障能力。提高特高压输电通道利用率。加快电网基础设施智能化改造和智能微电网建设,提高电力系统互补互济和智能调节能力,加强源网荷储衔接,提升清洁能源消纳和存储能力,提升向边远地区输配电能力,推进煤电灵活性改造,加快抽水蓄能电站建设和新型储能技术规模化应用。完善煤炭跨区域运输通道和集疏运体系,加快建设天然气主干管道,完善油气互联互通网络。
2021.03国务院国资委
《加快推进国企数字化转型的通知》:
突出重点,打造行业数字化转型示范样板
打造制造类企业数字化转型示范。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加快建设推广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智能炼厂、智能钢厂等智能现场,推动装备、生产线和工厂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改造,着力提高生产设备数字化率和联网率,提升关键工序数控化率,增强基于数字孪生的设计制造水平,加快形成动态感知、预测预警、自主决策和精准执行能力,全面提升企业研发、设计和生产的智能化水平。积极打造工业互联网平台,推动知识能力的模块化、软件化和平台化,加快产业链供应链资源共享和业务协同。
打造能源类企业数字化转型示范。加快建设推广智慧电网、智慧管网、智能电站、智能油田、智能矿山等智能现场,着力提高集成调度、远程操作、智能运维水平,强化能源资产资源规划、建设和运营全周期运营管控能力,实现能源企业全业务链的协同创新、高效运营和价值提升。
【责任编辑:刘澄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