枢纽聚能、业态焕新 乌鲁木齐片区加快构筑对外开放大通道

作为亚欧商贸中心核心承载区的临港工业产业园。(乌鲁木齐晚报资料图片)

在乌鲁木齐国际陆港区一汽丰田(新疆)零件中心,工作人员正在寻找所需配件。(乌鲁木齐晚报资料图片)

在乌鲁木齐综合保税展示交易中心,消费者正在选购物美价廉的免税商品。(乌鲁木齐晚报资料图片)

在乌鲁木齐多式联运中心集装箱货运装卸区,工作人员使用正面吊起重机吊装集装箱。(乌鲁木齐晚报资料图片)

中欧班列往来穿梭,编织着西部地区国际贸易的便捷梦想;“空中丝路”昼夜不息,勾勒出中国与亚欧经贸往来的繁忙剪影。

走进乌鲁木齐国际陆港区多式联运中心,眼前一派繁忙景象:正面吊车往来穿梭,及时装卸通过卡车转运的集装箱;在中欧班列(乌鲁木齐)集结中心,满载货物的“天山号”多式联运品牌班列即将启程,前往世界各地。

“截至9月底,已累计开行中欧(中亚)班列超过9800列,成功发运‘天山号’班列超过1100列。”乌鲁木齐国际陆港区与临空经济区管理委员会陆港服务局负责人钟荷花说。

数字背后,是亚欧黄金通道和向西开放桥头堡建设的丰硕成果。作为我国西北沿边首个自贸试验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新疆自贸试验区乌鲁木齐片区充分发挥区位优势,通过制度创新与平台提档,打造了连接中亚、辐射亚欧的开放大通道。

班列通达亚欧,铸就向西开放“黄金动脉”

2023年11月,中国(新疆)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揭牌成立,乌鲁木齐国际陆港区成为新疆自贸试验区乌鲁木齐片区建设的重要区域。

“仅一个月后,新疆中欧(中亚)多式联运品牌班列就从国际陆港区正式发运,现在已成为驰骋在亚欧大陆上的‘新疆名片’。”钟荷花说。

在乌鲁木齐国际陆港区综合服务大厅,布局图上纵横交错的运输线路瞬间吸引人们的目光,印证着乌鲁木齐这片热土正从内陆城市蜕变为开放前沿。

从这里出发的中欧(中亚)班列通达19个国家26个城市,累计发运突破9800列;“天山号”班列累计发运超1100列,中亚方向时刻表班列运行时间压缩60%以上、准点率超95%。

在海关支持下,“智慧铁路口岸+属地快速通关”模式使单趟班列口岸停留时间从12—24小时缩短至1—2小时。乌鲁木齐国际陆港区还能“一站式”完成“公转公”“铁转空”“公转铁”等多式联运,为企业带来更多出口物流方式的同时,也带动着陆港区的枢纽功能不断完善,助力货物高效集结发运,企业降本增效。

今年4月18日,“粤新快线”铁空联运班列从广州国际港首发,66小时抵达乌鲁木齐后,完成铁路—航空无缝转运,搭载货运航班飞往欧洲。这条全国首单铁空联运“粤新快线”,运输全程平均仅需 3至5天,比普通货运班列时间压缩34%,运价下浮超50%。

“铁路与航空运输资源整合,运输时效提升15%以上,预计每年节省物流经济成本超千万元。”中国铁路乌鲁木齐局集团有限公司95306货运物流服务中心副主任刘洋说。

今年以来,乌鲁木齐国际陆港区支撑性项目建设按下“快进键”,铁路口岸快件中心、数智科技运营指挥中心、乌鲁木齐陆港国际客运站等平台不断扩容,乌鲁木齐多式联运中心集货区二期项目也已通过验收。

随着乌鲁木齐获批国家陆港型、空港型、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产业集群+物流枢纽”协同发展模式正加速释放外贸新动能。

从全局谋一域,以一域服务全局。

新疆自贸试验区乌鲁木齐片区奋勇争先,着力提升枢纽能级,加快打造内陆开放高地,在扩大高水平开放上勇于探索——枢纽能级增强,“空中丝路”畅达全球多个国家,高速铁路织密成网,立体化对外开放通道通江达海;产业向新而行,竞争优势不断从成本优势更多转向技术、品牌、质量、服务、绿色优势……

航空枢纽升级,建设空中物流“快捷走廊”

乌鲁木齐天山国际机场的停机坪内,一架架尾翼上印有全球不同航司标志的飞机有序起落,停机坪上货物牵引车往来如梭,映射着这个我国西部“空中门户”的繁忙与活力。

乌鲁木齐航空物流园区海关监管区域,满载货物的大型卡车排着队等待卸车,一件件货物经安检进入仓库打板后,通过无人驾驶接驳车运送到货机下,这些货物将被国际货运包机运往中亚、西亚、欧洲等地。

今年,乌鲁木齐天山国际机场迎来全新启航。这座国际机场正以年旅客吞吐量48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55万吨的规模,构建起连接亚欧的“空中丝绸之路”新支点。

过去,从乌鲁木齐的国际货运航线运输货物并不是最优选择,而今这里成为中国货物飞向亚欧的新枢纽。深圳市嘉泓易达国际物流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敏介绍,如今,新疆与各地的陆路运输量明显上升、成本下降,时效和可靠性也比过去提高。“以前,从广州到乌鲁木齐要5至7天,现在3天就可以到,然后从新疆走国际航运,成本节省不少。”刘敏说。

为满足新兴市场跨境运输需求,今年该公司在新疆新增4条全年固定包机线路,月均货量超过3000吨,主要运输跨境电商货物到欧洲等地。刘敏说:“未来,我们会在新疆加大全链路服务能力的投入。”

以乌鲁木齐天山国际机场为核心载体,新疆自贸试验区乌鲁木齐片区持续推进空港型国家物流枢纽建设。截至目前,已创新探索铁空联运“一单制”,开行“粤新快线”跨境铁空联运班列,搭建“国内铁路+国际航空”联运模式;开通多条国际客货运新航线,创新进口直升机“机坪直提”、货物“空侧直通”监管模式,打造外籍人员一站式服务中心等。

数据显示,乌鲁木齐航空口岸运营国际及港澳台客运航线29条、国际货运航线34条,覆盖吉隆坡、伊斯坦布尔、巴黎及非洲地区;“粤新快线”累计发运45列、货运量1.68万吨,铁空联运模式预计年运输能力达4万吨,填补国内跨境电商铁空联运业务空白;“机坪直提”压缩提货时间80%,“空侧直通”提升通关时效90%以上。

在全球航空货运版图上,乌鲁木齐正以令人瞩目的速度崛起。据全球货机及宽体客机腹舱运力监测平台Rotate 最新分析,2025年截至目前,乌鲁木齐天山国际机场以715%的运力同比增幅,成为全球航空货运出港增长最快的机场。这座地处欧亚大陆中心的航空港,正凭借密集的航线网络、高效的联运体系和创新的政策支撑,加速成为连接亚欧非的关键物流枢纽。

双港联动、平台赋能,迸发澎湃动能

物流通道跑出加速度,开放平台带来新活力。

今年,乌鲁木齐积极整合国际陆港区、临空经济区、综合保税区等各类开放平台,设立管理服务机构,全面提升对外开放功能。

如何推动形成对外开放新格局?正如乌鲁木齐国际陆港区与临空经济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孙笑宇所说,“过去乌鲁木齐陆港、空港、综保区三大板块各有优势,但缺乏统筹联动,双港委的成立就是要把‘单点优势’攥成‘拳头力量’。”

依托陆港、空港、综保区“三区联动”发展战略,乌鲁木齐双港片区加速成型,正向着国际综合交通枢纽、区域经济合作中心的目标加速迈进。

企业是经济发展的主体,在区域经济发展的版图中,乌鲁木齐双港片区正以其独特的魅力和无限的潜力吸引着众多企业的目光。

今年,乌鲁木齐将打造“陆上邮轮”新地标。该项目位于乌鲁木齐国际陆港区、临空经济区“双港”片区的“握手地带”,紧邻天山国际机场,周边环绕G30连霍高速、乌昌快速路、京新高速等陆路交通干线。从规划蓝图来看,“陆上邮轮”项目将填补乌鲁木齐机场周边高端会展、商务、文旅配套服务的空白,为国内外旅客提供一站式高品质体验。

当前,中欧班列集结中心已从“点对点”向“枢纽对枢纽”转型升级,“空中丝绸之路”建设“朋友圈”持续扩大,这些开放通道的新发展、新突破提升了对外贸易、国际交往的覆盖面与整体水平,为经济发展不断拓展新空间。

在业态创新方面,乌鲁木齐片区发展保税维修、跨境电商、自贸金融等多元业态,探索“保税+会展”“直播+体验”新模式;开通全疆首条跨境电商直播SD—WAN专线,落地存货质押及跨境电商保税商品动态抵押融资业务;跨境电商直播覆盖中亚、中欧、俄罗斯市场,“保税展示交易”丰富会展业态;全疆首笔跨境电商动态抵押融资发放200余万元,形成金融支持“新疆经验”;保税贸易额突破6.5亿元,同比增长140%。

两年来,乌鲁木齐片区通过构建立体交通网络、创新监管服务模式、培育多元开放业态,已成为联通欧亚的关键物流枢纽节点。作为我国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新疆自贸试验区乌鲁木齐片区在交通、物流、数字、能源等通道建设上全面发力,为开放前沿注入更多澎湃动能。

展望未来,乌鲁木齐片区将继续畅通“买卖全球”通道、提升国际贸易改革能级,在服务国家向西开放战略中彰显更大担当。在这片充满活力的热土上,新时代内陆开放的精彩画卷正徐徐展开。

投稿与新闻线索: 微信/手机: 15910626987 邮箱: 95866527@qq.com
欢迎关注中国能源官方网站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中国能源网版权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即时新闻
要闻推荐
热点专题
精彩视频
追光者
采煤机的“超大份午餐”一刀煤!
藏在你家的“超级充电宝”
迎冬启序
精彩图集
济青高铁潍东上行联络线两座连续梁合龙
“双十一” 夜间物流忙
2025世界动力电池大会在四川宜宾开幕
浙江首座220千伏新型数字智能变电站投运
枢纽聚能、业态焕新 乌鲁木齐片区加快构筑对外开放大通道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