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君山农垦集团:
湖南君山打造全球首个淡水湿地修复碳汇项目

君山淡水湿地碳汇项目主要是通过开展湿地生态恢复和修复行为,保护和创造栖息地环境,促进和保护生物多样性和持续性,目前已成为全球首个挂牌公示的淡水湿地修复碳汇项目。
1、牢记嘱托 践行生态文明思想
湖南省岳阳市君山区地处东洞庭湖国际重要湿地。该区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理念,通过清理欧美黑杨、种植本地树种、疏通小微湿地、重新润湿泥炭地等工作,修复湿地近6万亩,清退欧美黑杨8744亩,完成长江生态廊道建设11083亩,关停港口、码头、堆砂场复绿 480 亩,野生濒危珍稀动物麋鹿数量达到250多头,极度濒危动物江豚栖息种群达210头,越冬水鸟超40万只等,擦亮了江豚的微笑、麋鹿的倩影、候鸟的欢歌岳阳三张名片。

2、科技赋能 开创全球首例淡水湿地修复碳汇
引入技术合作单位青研科技公司,共同对君山淡水湿地碳汇进行评估、文件编写和项目申报,创造性运用了VCS发布的VM0036方法学,通过了国际自愿减排计划(VCS)审核,实现了全球淡水湿地修复碳汇项目历史性突破。预计未来40年该项目可创造4600万元碳汇收益,也为全国 3400个湿地修复项目提供重要参考。农民日报、人民日报等多家媒体深度报导。
3、路径创新 打造碳汇开发循环模式
将湿地资源转化为碳资产,通过绿色金融和绿色保险获得金融支持;开展洞庭湖和长江中下游流域生态环境监测和治理,以及碳储量、碳排放的监测和评估;不断延长碳汇产业链,开展生物质碳与土壤保水性研究,推进建立全国首个淡水湿地碳汇研究中心;结合生态、社会、经济效益,探索一种兼顾环保与开发的“君山模式”。

4、设立标准 提升生态保护质量
通过淡水湿地碳汇研究中心申报淡水湿地碳汇方法学,助推地方和国家标准设立,推广“君山模式”,为全国其他湿地提供生态保护指导和碳汇开发支持,初步预测还将产生1亿吨左右碳汇,经济效益达到数十亿人民币,形成绿色经济新的产业集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