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近期美国市场对“人工智能(AI)泡沫论”的争论升温,全球机构人士纷纷指出,部分产业板块出现超涨,叠加贸易摩擦等不利因素,未来投资市场热点将转向更具韧性的供应链相关产业和非美市场潜力区域。
对于大型科技公司高集中度拥抱AI出现的热潮,部分市场人士表示,能源和相关基建才是行业平稳运行的关键。
机构Gavekal Research的负责人查尔斯·加夫指出,AI的建设是资本和能源密集型的。他说:“对资本的需求是巨大的,而且是无止境的”“不仅构建和运营AI系统需要巨额资本,为其提供动力也需要巨量能源”。
巴克莱银行的威廉·汤普森也表达了同样的看法,他指出AI数据中心面临劳动力和设备短缺以及更高的公用事业账单问题。
加夫说:“对于AI公司来说,与互联网公司不同,销售的边际成本相对较高,相应的潜在利润率也较薄。”
《华尔街日报》援引景顺基金经理大卫·奥伊拉观点表示,大型科技股的估值很高,但并非极端。奥伊拉将互联网泡沫时期的思科与今天的英伟达进行了比较:“思科的股价涨幅远超其基本面,而英伟达惊人的价格上涨伴随着同样令人印象深刻的利润增长。”
不过,凯投宏观首席市场经济学家约翰·希金斯指出,如果没有AI热潮,标普500指数会比现在低25%。
资产管理公司安本的最新报告指出,在贸易摩擦、政治动荡和潜在通胀的背景下,全球市场运作和互动方式正在发生根本性转变,这不仅带来了更高的风险,也带来了新的投资机会。
安本首席经济学家迪哲尔表示,“投资格局正受到一系列因素的重塑,这些因素推动投资者采取更具适应性和全球视野的投资策略。地缘政治风险、经济碎片化、市场动态的变化以及股票市场主导地位的更迭,都令投资者重新思考传统的投资策略,并寻求新的多元化投资途径。”
近年来,少数几家大型美国科技股主导了全球股市的回报,导致市场集中度升高和估值过高。更具吸引力的投资机会可能存在于中国、更广泛的亚洲地区以及欧洲部分地区,这些地区的估值更具吸引力,结构性支持因素正在显现。
安本已开发市场股票投资总监库珀表示:“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加剧、贸易碎片化以及绿色投资的兴起,正在造就一批新的赢家和输家。制造业‘近岸外包’(Nearshoring)和‘回流’(Reshoring)不再只是纸上谈兵,而是如今企业董事会的优先事项。因此,我们看到了三大关键领域的机遇——科技独立、韧性供应链、脱碳与能源安全。”
安本量化投资解决方案研究总监克兰西表示:“基本面表明,原材料行业即将迎来新的超级周期。电池、电动汽车和半导体领域的技术进步,加上全球政策支持、电网需求增长和可再生能源使用量增加,都为某些原材料的长期结构性需求提供了强劲的支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