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 建设美丽新疆

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李行

自治区党委十届十五次全会提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建设美丽新疆。

新疆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加快绿色低碳转型,围绕美丽新疆建设目标,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

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深入推进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十四五”以来,新疆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山河更加多姿多彩,生态环境“成绩单”持续刷新——

2024年,天山北坡城市群优良天数累计增加234天,优良天数比例升幅高于全区平均水平0.4个百分点;区域各城市重污染天数大幅下降,累计减少129天,少了近一半。生态环境部在今年2月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通报显示,新疆PM2.5浓度下降14.9%,降幅在全国6个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中位列第一。

2024年,全区水环境质量总体为优,纳入国家考核地表水断面水质优良比例达95.9%,高于全国平均水平5.5个百分点,劣V类断面保持清零。全区土壤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100%,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33.4%,超额完成国家考核任务。此外,全区生态质量状况总体良好,4项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在提前完成“十四五”减排任务的基础上继续下降。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持续深入推进污染防治攻坚和生态系统优化。

自治区生态环境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大力实施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点工程,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加快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

绿色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显著特征。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促进清洁能源高质量发展,加强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

新疆厚实的能源“家底”,是服务国家能源安全战略的坚实基础,也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十四五”期间,新疆累计新增新能源装机超1亿千瓦,外送电量中约有三分之一为绿电,外送绿电累计超2700亿千瓦时,不仅点亮了万家灯火,更在国家能源安全版图上筑起了坚实的西部屏障。

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是我国对国际社会的庄严承诺,也是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形成绿色低碳产业竞争优势,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

2025年,我区进一步推动落实“十四五”碳排放强度降低目标任务,深入参与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持续开展发电行业重点排放单位碳排放核查核算、数据审核、核定配额、履约清缴,严格月度信息化存证填报和审核工作。完成年度自治区级和地(州、市)级温室气体清单报告编制。持续开展碳排放数据质量监督管理帮扶。 

厚植高质量发展绿色底色

绿色低碳发展是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治本之策。

我区瞄准高质量绿色发展,精准发力。近日,自治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五年评估成果顺利通过专家论证。评估结果显示,5年来,我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工作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

成果深度融入政策制定、规划编制、环评审批、执法监管全过程。支撑了自贸试验区建设、防沙治沙、能源保障等重大战略;服务了1000多个重大项目优化布局和顺利落地;推动了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和“乌—昌—石”等重点区域空气质量改善。

形成了自治区、地(州、市)两级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体系,建立了动态更新、跟踪评估机制。环境管控单元由初期的1323个优化至1777个,生态保护红线面积稳中有增,格局保持稳定,成果精准性和有效性显著提升。

建成并投用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信息平台,实现了成果可视化、智能研判和共享服务,为30余个重大规划和50多个重点项目落地提供了决策支持。

评估结果显示,5年来,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制度体系不断完善,成果应用持续深化,为全区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提供了有力支撑。

自治区生态环境厅相关负责人表示,我区用足用好支持政策,强化重大规划和重大项目环评保障服务,提高审批质效,加强服务支撑,推动发展方式绿色低碳转型。今年,自治区积极推动西北区域特殊类别危险废物(大修渣)集中处置中心项目建设,深化乌鲁木齐市米东化工工业园区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按照生态环境部相关要求,全力服务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

投稿与新闻线索: 微信/手机: 15910626987 邮箱: 95866527@qq.com
欢迎关注中国能源官方网站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中国能源网版权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即时新闻
要闻推荐
热点专题
精彩视频
追光者
采煤机的“超大份午餐”一刀煤!
藏在你家的“超级充电宝”
迎冬启序
精彩图集
济青高铁潍东上行联络线两座连续梁合龙
“双十一” 夜间物流忙
2025世界动力电池大会在四川宜宾开幕
浙江首座220千伏新型数字智能变电站投运
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 建设美丽新疆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