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阳光倾泻在伊拉克纳杰夫燃机电厂高耸的发电机组上,金色的光影在钢结构外壁上流动,映照着一个个忙碌的身影。在中企承建的燃机电厂联合循环扩建项目施工现场,中伊员工密切配合,紧锣密鼓地开展各项建设工作,在幼发拉底河畔携手共筑“电力方舟”。

今年年初,由上海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电气”)总承包建设的幼发拉底河流域联合循环扩建项目在纳杰夫、卡尔巴拉、希拉和卡迪西亚四省正式开工,将电厂原有单循环燃机发电机组改造升级为联合循环燃机发电机组,扩建总容量达625兆瓦。

1991年海湾战争结束后的30余年里,作为中东产油大国的伊拉克长期深陷“电力短缺”困境。伊拉克多数电厂以天然气为主要发电燃料,但本国伴生气放空燃烧现象严重,天然气开发水平较低,发电长期依赖进口天然气,电力供应不足已成为多年难解的民生痛点,也成为制约国家重建和经济发展的瓶颈。

纳杰夫燃机电厂联合循环扩建项目常务副经理高守江告诉记者,该项目利用电厂现有单循环燃机发电机组产生的高温烟气作为热源,借助国产余热锅炉设备生成高温高压蒸汽,驱动新建的蒸汽汽轮机发电机组工作产生电能,能够在不增加燃料消耗的情况下增加电力输出,提升发电效率。

“中国设备和电力技术帮助我们对电厂的高温排烟实现二次利用,在提升发电能力的基础上,有效消除原有发电机组对环境造成的热污染,为伊拉克电力改造升级提供了样板。”在项目伊方业主纳西姆·阿亚德看来,这里承载着当地民众对稳定供电和美好生活的期待。
在位于卡尔巴拉省的联合循环扩建项目,余热锅炉、直接空冷装置等核心设备已运抵现场。卡尔巴拉燃机电厂联合循环扩建项目常务副经理熊润强表示,该项目是伊拉克首批完全采用中国设备和中国标准的联合循环扩建项目,核心装置均由中方自主设计生产,将有效带动国产设备出海落地,提升中国标准在伊拉克的认可度。

幼发拉底河流域联合循环扩建项目开工建设后受到伊拉克政府及民众高度关注。伊电力部长齐亚德·阿里日前表示,该项目对改善伊拉克电力供应、优化电力基础设施建设意义重大,将有效缓解伊拉克对进口天然气的依赖,节约发电燃料支出。

上海电气电站工程公司副总经理贺庄告诉记者,联合循环扩建项目整体竣工后,可将原有电厂的发电能力提升约50%,每年新增发电量约50亿度,为改善当地民生、促进战后重建贡献“中国力量”,为推动伊拉克工业复苏和经济发展奠定能源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