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11月10日—21日在巴西贝伦举行,《我的绿色低碳生活》作者宋明霞应邀参加,在中国角举办的“零碳目标下的企业多元协作与公正转型”边会上,宋明霞以“永远的绿色地球,每个人都是答案”为主题演讲。

以下为演讲内容:
COP30在罗拉总统“永远的热带雨林”宴会中务实而热烈地展开,这份务实和热烈我很早就感知到了。
这是4月COP 30主席安德烈访华,我在清华大学向他赠送绘本,他谈及COP30核心议题,四个维度之一就是团结世界民众减碳。有一种巨大的感召力,呼唤我奔赴巴西。
还记得去年携绘本参加COP29后,带着一份忐忑等待国际社会的反响。一年后的今天,我带着国际社会的共鸣走上COP30。

这种共鸣来自联合国。气候行动周、儿童基金会、各国青年特使、联合国气候变化创新中心都主动推介绘本。
这种共鸣来自美国。艾森豪威尔基金会、花旗银行、麻省理工大学、彭博社,大家为收到这本科普礼物而欣喜。
这种共鸣来自欧洲。德国知名学者Anabel在电台介绍绘本,说它以风吹叶响般的软语和画面轻声诉说,邀请所有人一同倾听、体验。她说中国有太多值得向世界播撒的绿色种子。
这种共鸣来自巴西。9月COP30首席执行官Ana Toni来华,我们两次见面,她对绘本倡导的消费减碳、民众减碳非常赞赏,我们之间最大共鸣的是让每个人成为解决问题的一部分,而这正是COP30三大议程之一:让气候议程与民众生活紧密相连。

这种共鸣来自中亚。5月作为生日礼物送给哈萨克斯坦总统托卡耶夫。哈国著名诗人阿勒玛斯说:“绘本不只是作者的,也不只是中国的,它是地球的”。
绘本首先是我的,绿色低碳生活首先是我的。
一张图,几句话,并不复杂甚至有些简单的事情,我们团队居然干了三年半,作为长期与文字打交道的媒体人,我接受了通过科普、探索柔性传播绿色低碳理念的巨大挑战。在新冠疫情严重的2021年冬,我做出一个决定,改变从我开始,然后才有了绘本,书名自然流出——《我的绿色低碳生活》。
我常讲一句大白话:不做就不是“我的”,做了才是“我的”。我的改变带动了家庭的改变,带动了工作团队的改变,我们的身后留下了一串串绿色足迹。
绘本是中国的,绿色低碳生活是中国的。
绘本见证了认知之变、能源之变、产业之变,生活方式之变,以柔性方式讲述了可感可知的中国。我们相信最壮阔的变革、最新鲜的探索就在绿色消费中。
中国之变,企业是中坚力量。
在COP29上,我代表人民日报数字传播与国资委社会责任局联合发布了绿色低碳生活倡议。中央企业率先示范,带动绿色生产与生活双向奔赴。
今天是COP30中国企业日,以“零碳目标下的企业多元协作与公正转型”为主题举办论坛,中企联向中国企业发出动员令,从个体绿色突破走向全域绿色创新,更大规模的双向奔赴就在路上。
相信我们能给世界一个碧色连天的中国!
绘本是世界的,绿色低碳生活是世界的。

这个夏天我三去京郊平谷看荷花,最撼动心魄的却是荷叶。万亩荷塘、无边荷叶,恰如全世界80亿民众的力量,质朴而强劲。
将绘本翻译成多国语种,以更有烟火气的方式与世界对话,我们将开启全球奔赴。
贴着生活做科普减碳,让环保成为生活美学,我们将开展广泛而深刻的全球绿色低碳文化交流。
以个体行动撬动自主减排,以文明互鉴团结全球80亿民众共同行动。我们相信:永远的绿色地球,每个人都有答案!永远的绿色地球,每个人都是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