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气“全国一张网”重磅升级!新规明确三大储气指标,社会资本迎新机遇

日前,国家发改委修订并颁布《石油天然气基础设施规划建设与运营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自2026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管理办法》不仅是对2014年版原办法的全面升级,更是我国油气行业迈向系统化、全链条规范管理的重要里程碑。

多位业内人士表示,《管理办法》是深化油气体制改革、完善油气市场体系、加强石油天然气行业管理的重大举措,将进一步规范石油天然气基础设施的规划建设与运营管理活动,为保障国家油气安全、推动油气行业绿色低碳转型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适应行业新发展

从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深入推进能源革命,加快能源产供储销体系建设”,到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要求“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建设能源强国”,顶层设计为油气基础设施管理指明方向。

2017年以来,我国油气体制改革加快推进,特别是2019年国家管网集团成立,实现油气管网独立运营,彻底打破原有的上下游一体化运营机制,“X+1+X”的油气市场格局逐步形成。面临行业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原《管理办法》自2014年实施以来,虽在促进油气基础设施投资建设和运营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已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下的管理需求。

国家能源局有关负责人在解读《管理办法》时表示,《管理办法》落实油气体制改革需要,是承接油气体制改革特别是管网改革任务部署,聚焦油气基础设施这一承上启下的关键一环,全面贯彻改革要求,管理范围也从天然气扩展至油气领域。

可以说,《办法》的出台既是深化油气体制改革的必然要求,也是完善油气行业管理体系的重要举措。

“近年来,依托油气产供储销体系建设,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在健全油气基础设施规划体系、加强基础设施投资建设、简化优化管网接入和使用、完善储气设施布局、构建储气调峰市场机制、完善油气市场体系等方面也进行了积极探索,取得良好成效。这些行业管理经验需通过规章修订方式予以总结凝练,更好指导行业发展。”国家能源局有关负责人表示。

新变化搭建新框架

与2014年版相比,新《管理办法》进行系统性修订,规划体系更加完善,有不少关键内容和主要亮点。

其中,《管理办法》将油气基础设施规划单独成章,明确要求跨境、跨省管道项目必须纳入全国规划后统一实施,地方不得自行分段规划与审批。这一规定从源头保障“全国一张网”的统一性和完整性,避免因地方分段规划导致的管网连接不畅问题。

此外,新规明确供气企业、国家管网集团、城镇燃气企业三个5%的储气能力指标,以及地方政府5天应急储气能力要求,储气调峰机制更加健全。但值得注意的是,供气企业的储气义务已从过去10%的合同销售量调整为5%的年供应量。同时,配套“大库大站、集约布局、合作共建、租赁购买”的履约路径,避免储气责任层层分解,严控小散储气设施遍地开花。

《管理办法》严格落实管网改革关于国家干线管网运销分离原则,明确规定国家管网集团和上下游竞争性企业禁止从事的业务范围,使管网运营机制更加优化。新规还要求加快推进省级管网运销分离,管输业务实行财务独立核算,并积极推动省级管网以市场化方式融入国家管网。

在明确国家管网集团承担油气干线管网建设主体责任的同时,《管理办法》进一步明确干线管道建设主体责任,同时支持各类社会资本特别是民间资本参股石油天然气管道项目,并鼓励其参与储备库、LNG接收站等设施投资。“这有利于激发各类投资主体积极性,推动基础设施加快建设。”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规划总院天然气所所长李广指出。

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业内普遍认为,《管理办法》的出台将对我国油气行业产生深远影响。

“一方面,加速‘全国一张网’形成。新规通过加强国家规划刚性约束,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将有力促进油气资源在全国范围内高效调配。‘全国一张网’的优化将压缩管输层级,提高运营效率,最终降低能源使用成本。”国家能源局有关负责人表示。

另一方面,《管理办法》将增强天然气供应保障能力。目前,我国储气能力建设仍存较大缺口,仅有26.7亿立方米建成投用,相对于2025年55亿—60亿立方米的目标还有明显差距。这一数据远低于欧洲和美国15%—20%的水平,凸显加快储气设施建设的紧迫性。

《管理办法》通过明确储气责任,配套市场化机制,将有效推动储气设施建设,提升我国应对天然气供需波动的能力。

上述国家能源局有关负责人表示,这一政策还会为社会资本带来新机遇。“明确鼓励符合条件的社会资本参与油气储备库、液化天然气接收站等基础设施投资建设,这将为民间资本提供新的投资渠道,激发市场活力。”

此外,《管理办法》还通过加快顺序输送、逐步推广去标签化输送等措施,推动石油管输业务转型升级和绿色低碳发展。在天然气基础设施方面,由于未来较长时期国内天然气消费仍将稳定增长,新规明确以发展为主线的思路,强化国家规划引领,同时支持多元主体参与投资建设。

投稿与新闻线索: 微信/手机: 15910626987 邮箱: 95866527@qq.com
欢迎关注中国能源官方网站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中国能源网版权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即时新闻
要闻推荐
热点专题
精彩视频
追光者
采煤机的“超大份午餐”一刀煤!
藏在你家的“超级充电宝”
迎冬启序
精彩图集
济青高铁潍东上行联络线两座连续梁合龙
“双十一” 夜间物流忙
2025世界动力电池大会在四川宜宾开幕
浙江首座220千伏新型数字智能变电站投运
油气“全国一张网”重磅升级!新规明确三大储气指标,社会资本迎新机遇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