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码哈密高新区高质量发展之路

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魏永贵 通讯员 王鹏莉

11月25日,哈密戈壁寒意渐浓。不过,哈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哈密高新区”)北部新兴产业园内却热潮涌动——塔吊挥臂、焊花飞溅,华建天恒(新疆)传动有限公司大功率高端齿轮箱项目工地上,36米高的主厂房钢结构已具雏形,工人正加紧设备调试,预计11月底即可投产;南部循环经济产业园里,新疆中和合众新材料有限公司醋酸及其下游产品一体化项目一期年产100万吨醋酸项目投产两个月,实现稳定运行,成为西北地区规模领先的醋酸综合生产基地。

项目建设的“加速度”,正是哈密高新区发展活力的生动注脚。2025年,这个地处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的产业新城,在高质量发展赛道上交出亮眼成绩单:新能源装备制造实现全链条覆盖,多个产业空白实现“零的突破”,注册企业总量突破1000家,综合发展水平在全疆各地州市园区中位居前列。从传统资源依赖到多元产业驱动,哈密高新区正以强劲势头,书写新疆产业转型升级的新篇章。

产业突破

全产业链不断构建完善

在哈密高新区风电装备制造产业区,哈密金风风电设备有限公司总装车间内机械臂与工人协同作业,10兆瓦陆上风电机组完成装配。这些机组将供应哈密至重庆特高压直流输电新能源配套项目,单台年发电量可满足2万户家庭需求。作为自治区首批先进级智能工厂,这里通过物联网、AI检测等技术实现全流程数字化,装配效率提升30%。

2025年,哈密高新区新能源装备制造业延伸至光伏、储能、氢能领域,构建起“发电—储能—输电”全链条体系,风电装备产业年产值突破80亿元。

龙马控股集团(新疆)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基地落地哈密高新区,是哈密新能源装备制造业升级的关键。该基地涵盖铸锻全流程,引进高端设备生产风电主轴等核心部件,将本地零部件制造率从70%提升至90%。其所属新疆龙马焊接有限公司创当年签约、投产并升规的纪录,月产值达800万元。

精准招商推动产业空白破局。新疆中和合众新材料有限公司50亿元醋酸项目采用领先工艺,单套年产100万吨,为新疆首个、全球单系列最大,资源利用率99.9%,年节水超500万立方米。醋酸是有机化工领域上游重要原料,此前新疆醋酸基本上由区外输入,该项目投产后年产值破100亿元,带动下游形成“煤—醋酸—高端化工”链条。

哈密高新区新材料产业同样实现“零的突破”:国机金刚石晶源创科(新疆)有限公司年产5亿克拉人造金刚石项目,纯度达99.999%;哈密浩辰星辉科技技术有限公司固态电池项目是西北地区第一个固态电池生产项目,目前正在抓紧建设,预计2026年量产。

截至2025年10月,哈密高新区注册企业超1000家,同比增长25%,规上工业企业56家,形成多个全国性产业集群。前10月,哈密高新区规上企业产值同比增长32.6%,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5.5%,固投同比增长51.7%。细分行业中,12家装备制造企业产值翻倍。哈密高新区综合指标居全疆园区第一梯队,成为新疆园区高质量发展“排头兵”。

发展密码

三大优势构筑核心竞争力

哈密高新区的崛起,是产业链配套、资源禀赋、政策保障三大优势协同的结果,这构成园区独特的发展密码,成为企业集聚的核心引力。

全链条配套的产业生态,是哈密高新区吸引企业落户的“强磁场”。园区围绕主导产业精心绘制12条产业链图谱,将目标企业名录从460家拓展至602家,明确产业落地路径与耦合发展方向。通过创新推行“班子成员链长+职能部室负责+小分队专班推进”的招商模式,2025年园区相关负责人带队开展精准招商9次,考察企业56家,成功推动一批重点项目落地,实现了“引进一个、带动一串、辐射一片”的倍增效应。

目前,从叶片、塔筒到发电机、齿轮箱,再到风电整机制造,园区已聚集10多家行业领军企业,形成了从零部件到整机组装的全产业链闭环。本地配套率大幅提升,采购半径缩至50公里内,单台机组成本大幅下降。

电力优势为高用能产业铺路。哈密风电光伏装机超2000万千瓦,年发电量400亿千瓦时,工业电价有相对优势,吸引了众多高用能企业入驻。其中,新疆湘晟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钛金属冶炼及加工项目借力于此,在哈密高新区落地10多年来获得快速发展,年产3万吨海绵钛及钛合金,使哈密成为全国最大钛产业基地。

精准高效的政策落实,让企业发展更安心、更放心。哈密高新区不仅聚集了国家、自治区及哈密市的各类优惠政策,更以“项目审批管家”制度和“进企业、解难题、促发展”服务机制,确保政策红利直达企业。园区为每个重点项目配备专班,提供从立项到竣工的“一对一”全流程服务,已高效完成新疆未来双碳异质结储能电池、华建天恒大功率高端齿轮箱等18个重点项目的26项手续审批服务,办理周期平均压缩40%以上。同时,园区还设立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提供合同审查、知识产权保护等12项精准服务,打通了法律服务对接企业的“最后一公里”。

未来可期

三维发力稳增长强后劲

站在新的发展起点,哈密高新区锚定创建国家级高新区目标,明确“抓存量稳增量、抓项目强后劲、抓服务促增长”三大工作重点,通过“四个一批”项目推进转化机制持续巩固发展势头,力争2025年营业收入、规上工业增加值等核心经济指标全部增长20%以上。

抓存量稳增量筑牢“压舱石”。园区建立企业分级服务机制,干部包联解决难题,推动醋酸项目稳定量产、助力钛金属产能增长。今年前10个月,3家企业升规,4家达标企业待审批,增量持续释放。

抓项目建设激活“新引擎”。2025年推进48个重点项目,总投资达635.6亿元。哈密高新区实行“四个一批”机制,新开工项目、投产项目、储备项目、招商项目有序衔接。创新“管委会+公司”模式,项目开工审批压缩至30个工作日内。

抓服务质量,优化“软环境”。哈密高新区今年组织6场产销对接会,促成合作8.6亿元,风电装备企业在手订单超400万千瓦,同比增长60%。建立诉求销号机制,解决用地、融资等问题80余项,为企业招聘工人300余名。用好5000万元科技资金和5亿元人才基金,培育高新技术企业42家、科技型中小企业68家,4个自治区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技术合同成交额超5000万元。

“我们将打造产业聚集引领区、服务企业示范区。”哈密高新区管委会党工委书记、管委会副主任殷向东表示,未来园区将聚焦风电装备、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力争营收破500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破120亿元,为哈密建设新疆能源战略基地贡献力量。

投稿与新闻线索: 微信/手机: 15910626987 邮箱: 95866527@qq.com
欢迎关注中国能源官方网站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中国能源网版权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即时新闻
要闻推荐
热点专题
精彩视频
追光者
采煤机的“超大份午餐”一刀煤!
藏在你家的“超级充电宝”
迎冬启序
精彩图集
济青高铁潍东上行联络线两座连续梁合龙
“双十一” 夜间物流忙
2025世界动力电池大会在四川宜宾开幕
浙江首座220千伏新型数字智能变电站投运
解码哈密高新区高质量发展之路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