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犁州产业园区以“软”服务厚植“硬”实力

通讯员/卢钟 陈莹

今年以来,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以服务州直各类经营主体发展为宗旨,持续深化“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进一步简流程、优服务、促公平,主动靠前为企业提供精准服务,以“软”服务厚植“硬”实力。

11月19日,在伊宁市贝特沥青制品有限公司环保路面热再生材料生产基地,项目建设现场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生产车间已现雏形,办公楼完成封顶。短短数月间,这片土地就完成华丽蜕变——厂房主体拔地而起,围墙和基础设施完成90%,整个项目稳步推进。

“8月底土地摘牌,9月底施工许可证办结,10月1日正式开工。”伊宁市贝特沥青制品有限公司董事长宋连海说,“在伊宁边境经济合作区‘一对一’精准服务下,短短1个多月我们就办理好了施工许可证。企业投产后,年产值可达6000万元。”

在伊犁手拉手智慧装配产业园项目建设现场,6座现代化车间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主体结构基本完工。

该产业园总用地约90亩、总投资2.7亿元,将打造智慧农机装配生产线,专注高端智能收割机、播种机等产品的研发制造,项目建成后将成为集关键零部件集成、高端组装等于一体的现代化产业基地。

伊犁手拉手智慧装配产业园项目自7月初开工以来,仅用3个多月时间就完成了主体建设,现已进入验收收尾阶段。

“伊宁边合区管委会在水、电等基础设施方面全力协调,为我们解了燃眉之急,确保了项目的如期推进。”伊犁手拉手产业园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郭京明说,“预计项目年底正式投入使用。”

今年以来,伊宁边合区以“服务最好、管理最智、环境最美、营商最优、政企最亲”为抓手,靠前服务解难题,全力推动重点项目建设“加速跑”,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园区以企业需求为导向,通过‘审批减法’‘服务加法’‘联动乘法’组合拳,为企业发展破堵点、解难题。为了扩大服务覆盖面,我们通过政企恳谈会、园区走访等方式精准对接企业需求,把企业‘问题清单’变成‘履职清单’,真正让企业在伊宁边合区放心投资、专心经营。”伊宁边境经济合作区投促中心招商部专员黄蓉说。

作为新源县重点引进的建材类企业,新源县天安钢化玻璃厂自签约落地以来,就感受到了园区“全程式、保姆式”的服务温度。

企业落地初期,面临着厂房建设审批、水电管网接入等一系列繁杂手续。新源工业园区推行“一企一策”包联服务机制,指派专人担任服务专员,全程跟进项目进展,主动对接相关部门,打通审批“绿色通道”,确保项目提前开工建设。

“从项目落地到投产达效,园区的服务始终在线。无论是前期的手续办理,还是生产中的要素保障,园区都能第一时间响应、解决,让我们特别安心。”新源县天安钢化玻璃厂负责人杜金鹏说。

伊犁恒尔丰商贸有限公司是一家劳动密集型企业,用工短缺、技能人才不足曾是制约该企业发展的瓶颈。新源工业园区在走访调研中,了解到该企业诉求后,联合相关部门开展“订单式”用工服务。通过线上线下多渠道发布招聘信息、组织专场招聘会等方式,为企业输送30余名工人,并协调开展免费技能培训。

“一直以来,园区把企业的事当成自己的事来办。目前,公司产品除了供应本地市场,还出口到中亚国家,前三季度销售额达80余万元,同比增长20%。”伊犁恒尔丰商贸有限公司负责人曹建新说。

投稿与新闻线索: 微信/手机: 15910626987 邮箱: 95866527@qq.com
欢迎关注中国能源官方网站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中国能源网版权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即时新闻
要闻推荐
热点专题
精彩视频
追光者
采煤机的“超大份午餐”一刀煤!
藏在你家的“超级充电宝”
迎冬启序
精彩图集
济青高铁潍东上行联络线两座连续梁合龙
“双十一” 夜间物流忙
2025世界动力电池大会在四川宜宾开幕
浙江首座220千伏新型数字智能变电站投运
伊犁州产业园区以“软”服务厚植“硬”实力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