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产业工人闪耀“C位”

国网白银供电公司始终坚持以职工为中心,深入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通过精准培育强技能、阶梯成长搭平台、劳模引领激活力、文化铸魂聚合力,既实现了职工技能提升与职业成长的双向奔赴,更以坚实人才支撑推动电网安全稳定运行与公司高质量发展同频共振,交出了一份企业增效、队伍稳定、职工受益的实干答卷。

精准滴灌:构建个性化素质提升培育矩阵

6月20日,甘肃省百万职工劳动和技能竞赛暨国网白银供电公司第八届职工技能运动会正式启动。竞赛紧扣职工岗位核心需求,设置配网无人机巡检、电能采集、用电检查、新型电力系统、人工智能训练师等多个实操性强的竞赛项目,400余名职工同台竞技,切磋技艺,展现了过硬的专业素养。

8月27日至29日,2025年甘肃省百万职工劳动和技能大赛省级二类暨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第七届职工技能运动会数字化核心班组技能竞赛在白银成功举办。来自甘肃电力的22支参赛队、119名选手通过信息运检、网络安全、人工智能及大数据应用三大赛道展开激烈角逐。国网白银供电公司作为承办单位,全程提供高标准赛事保障,既展现了企业办赛能力,更在以赛促学中积累了数字化人才培养的宝贵经验。

从承办省、市级职工职业技能素质提升活动,到连续多年举办公司级职工技能运动会,2025年,国网白银供电公司已累计承办省级竞赛项目1项,市级竞赛项目2项,大企业级竞赛项目5项,组织参与多项省、市级竞赛,带动千余人次职工参与岗位练兵。省级技能竞赛荣获团体一等奖3次、二等奖3次,积分排名全省第一。各类竞赛成为技能人才脱颖而出的“试金石”,48名职工获评省、市级技术能手、技术标兵,公司第五次荣获全国安康杯竞赛优胜单位。

国网白银供电公司聚焦人员培训、人才评价、应急演练、技能竞赛等需求,创新构建“硬件筑基、制度护航、过程管控、质效评估”四位一体教育培训体系。建成1个综合主基地(人才评价基地)、3大专业支撑(安全警示教育基地、营销实训基地、输配电实训基地)、多个拓展节点(变电“双创”基地、劳模创新工作室、工匠创新工作室等)于一体的人才培训培养供给矩阵,举办各类培训、竞赛、集训100余期。修订完善6大类培训制度,细化19项专题培训内容,以“定制化”培训精准破解职工技能痛点。建立“一人一档”培训档案,推动培训成绩与职称评定、岗位晋升、绩效奖励直接挂钩,形成闭环激励机制,助推职工技能水平稳步升级。

阶梯成长:搭建全方位素质进阶培养平台

国网白银供电公司充分发挥劳模工匠、专家人才的“头雁效应”,深化“导师带徒”活动,精准匹配师徒对子17对,通过“一对一”传帮带,推动职工从“工”到“匠”的技能蝶变。针对新入司员工和青年骨干,定制个性化培养计划,提供成长导航与专项培训31场次,加速核心技能传承与关键人才孵化,畅通职工成长成才通道。

为拓宽职工职业发展空间,国网白银供电公司实施专家人才引领、电力工匠塑造、青年人才托举“三大工程”,建立专家人才“管、培、用”机制,聘任三级专家3人、四五级专家27人,1人入选甘肃省陇原青年英才、15人入选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青年托举人才,3名职工分别荣获国网公司劳动模范、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陇电工匠、巾帼建功标兵等荣誉称号。出台三级专家人才发挥履职作用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实现专家价值与公司发展的乘数效应。

制定学历、职称、技能等级“一人一策”提升方案及进步提升激励办法,全方位激发职工学习提升的内生动力。建立“走出去、学经验、促提升”机制,选派160余名干部员工赴南京、金华等东部市县公司观摩学习,进一步转变观念、开阔眼界。

多层次、多维度的激励机制,构建起“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价值导向体系,职工职业发展图谱持续丰富,成长路径更加多元,为企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人才活力。

劳模引领:打造创新成果孵化全链条机制

11月7日,从中国质量协会传来捷报:国网白银供电公司何郁劳模创新工作室“电网医生”QC小组研发的《变压器温度计就地快速校验装置》,在第50届国际质量管理小组大会(ICQCC)成果交流中斩获最高奖项“金奖”,这是该公司连续第五年荣膺ICQCC国际金奖。

“入职5年,这已经是我第3次参加国际QC大赛,每一次参赛,既是技能的精研与视野的拓展,更是自我能力的突破。能与优秀的团队并肩作战,以专业实力为公司在国际舞台争得荣光,更让我倍感自豪。”参赛团队负责人常金蓉的话语中,尽显专业自信与集体荣誉感。

依托何郁省级劳模创新工作室,国网白银供电公司已构建起“1个省级劳模创新工作室+6个创新工作室+N个创新小组”的全域创新矩阵,深化“盟主统筹—成员攻坚—小组联动”创新模式,组织跨单位、跨专业联合攻关12次,促成跨单位合作项目3项,成功破解现场生产难题27项。

以王安民劳模创新工作室为载体,国网白银供电公司打造“创新人才-攻关项目-成果转化”全链条机制,创新成果转化效能显著提升。首次参与申报的智能电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获批立项,首次参与国网公司重点科技项目,首次获批白银市科技计划项目2项;累计投入研究开发专项经费924万元,研制出“330kV耐张绝缘子通用型闭式卡具”等一批实用性强的技术成果,“高精度智能接地线”获国网甘肃省省电力公司重点推广。截至目前,该公司已荣获第八届中国(上海)国际发明创新展览会金奖1项,甘肃省科技进步奖1项、国家电网公司科技进步奖1项、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科技奖15项、行业学会科技进步奖10项,获国内专利129项;2个团队入选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新型电力系统科技攻关团队,4个集体被评为甘肃省劳模创新工作室、创新型班组,14个集体被评为白银市劳模创新工作室、创新型班组,银珠集团成功入选甘肃省高新技术企业、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全省第一批创新型中小企业。

文化铸魂:凝聚干事创业强劲精神动能

“立足本职岗位,既要沉下心来钻研技能,也要善于利用8小时以外的时间积累提升,积极参与技能竞赛,以赛促学、以学促干,终将实现岗位晋升与自我成长。”9月8日,在国网白银供电公司新入职员工与劳模工匠交流座谈会上,白银市劳动模范、公司四级专家安文分享了自己的成长经历与职业感悟,为新员工送上“成长锦囊”。

“我要学习老一辈白供人以企为家的主人翁精神,学习他们专注专业、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早日从‘职场新人’成长为‘岗位能手’。”聆听劳模故事后,新员工代表的发言铿锵有力,道出了青年职工建功立业的决心。

国网白银供电公司大力弘扬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组织开展劳模工匠“四进”、职工“四学”等有特色、接地气、入人心的宣传宣讲活动,通过“面对面讲经验、手把手传技艺”的方式,引导广大职工学精神、学作风、学品质、学技能,凝聚价值认同,激发创造潜能。

在思想政治引领方面,该公司持续推动党的创新理论进现场、进班组、进脑入心。深入挖掘红色文化资源,打造“会宁红军会师旧址-思想政治实践中心-会师供电所”大思政课红色教育矩阵,通过建立红色教育基地、打造“会师楼下好支部”党建品牌、开发《红色足迹》精品思政课程、开展“会师先锋”评选与“会师英才”培育等活动,将红色基因融入职工日常工作和生活,增强职工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编制《国网白银供电公司企业文化理念手册》,通过专题讲座、集中培训、研讨交流等多种形式,让“专业、敬业、务实、争先”的文化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此外,该公司以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为载体,营造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开展“书香白供”“一季一主题”读书活动,举办职工文化成果展演、“童声话安全 共筑幸福家”、“送你一朵小红花”时光音乐会、“我们的节日”集体生日会等特色活动,实施高考、中考职工子女“暖心护航”工程、举办职工子女暑期训练营,把工会的关心关爱送到职工心坎上。坚持“服务”与“保障”并重,构筑职工服务中心、活动中心、智慧书屋、共享驿站等多功能服务矩阵,深化边远站所“五小+”建设,全方位提升职工生活品质,“文化传承+精准关爱”持续加码职工幸福感。

如今,越来越多的职工主动将个人成长融入公司发展大局,在人工智能、科技攻关、绿色能源等关键领域崭露头角,在岗位实践中精雕细琢,在创新课题中攻坚克难,在国际大赛中勇夺桂冠,成为新时代产业工人队伍中最耀眼的“先锋群像”。

2025年,国网白银供电公司先后荣获白银市职工职业技能素质提升活动“优秀组织单位”、甘肃省电力工会“工作先进单位”、甘肃省总工会“2024年度全省工会系统优秀集体”“西北电力先进工会”等多项荣誉。这些沉甸甸的奖项,是对该公司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成效的充分肯定,更是激励全体职工奋勇前行的强大动力。

站在新的发展起点,国网白银供电公司将持续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不断完善培育、选拔、使用、激励机制,锻造一支政治过硬、技术精湛、勇于创新的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产业工人队伍,为中国式现代化白银实践注入更加强劲的“电力工人力量”。

投稿与新闻线索: 微信/手机: 15910626987 邮箱: 95866527@qq.com
欢迎关注中国能源官方网站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中国能源网版权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即时新闻
要闻推荐
热点专题
精彩视频
追光者
采煤机的“超大份午餐”一刀煤!
藏在你家的“超级充电宝”
迎冬启序
精彩图集
济青高铁潍东上行联络线两座连续梁合龙
“双十一” 夜间物流忙
2025世界动力电池大会在四川宜宾开幕
浙江首座220千伏新型数字智能变电站投运
让产业工人闪耀“C位”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