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姚美娇报道:12月10日,为深入挖掘空调和电动汽车在虚拟电厂建设中的潜力,自然资源保护协会(NRDC)与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EIRI)在京合办“虚拟电厂建设:空调和电动汽车的贡献”研讨会。会上,《深圳市虚拟电厂建设潜力分析:空调和电动汽车》报告、《苏州市虚拟电厂常态化运行方案:空调和电动汽车》报告发布。与会专家围绕虚拟电厂的国际经验、机制创新、技术路线等议题展开讨论。
据了解,空调作为传统的负荷驱动因素,受天气影响大,容易造成电网局部供需紧张。电动汽车作为新兴的负荷影响因素,瞬时充电负荷大,无序充电会威胁电网安全。但同时,这二者也是城市虚拟电厂建设中至关重要的资源。
NRDC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张洁清表示,尽管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不断实现新突破,但新增绿电无法完全满足新增电量需求,缺口仍需依赖传统能源来保障。解决这个问题有两大路径,除了继续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实现可再生能源从装机主体过渡到电量主体之外,还应重视需求侧变革。在推进电能替代的同时,大幅提高需求侧的用能效率,通过虚拟电厂等新型经营主体挖掘需求侧资源的灵活调节潜力。空调和电动汽车是最具潜力的负荷资源,亟需为这些沉默的宝藏资源画像,确定其可参与电力系统调节的技术潜力、经济潜力和可调度潜力等关键信息,并确保需求侧资源与发电侧资源享有平等的市场地位。
当前,随着新能源汽车数量的快速增长、充电基础设施的逐步完善,车网互动在虚拟电厂框架下的应用前景将越来越广阔,成为推动能源转型和电网现代化的关键技术之一。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常务副秘书长刘小诗指出,车网互动作为虚拟电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提供储能能力,未来形成规模化的虚拟储能电站,参与虚拟电厂运行,不仅能够提升电网对可再生能源的消纳水平,还能够增强电网的灵活性和韧性,同时避免大量的新能源汽车无序充电导致的配电网负荷“峰上加峰”,降低新能源汽车的用电成本。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研究员冯威提到,为实现更大规模的资源整合和调度能力提升,以及更广泛的市场接入和资源优化配置,深圳在积极探索将深圳的虚拟电厂纳入南方区域电力市场试点。未来,随着技术标准的完善、电价政策的优化及更丰富电力市场品种的参与,虚拟电厂将在新型电力系统中会发挥更大的支撑作用。
苏州中咨工程咨询有限公司项目主任程环宇强调,精准区分需求侧资源负荷特性是推动虚拟电厂常态化运行的前提。办公和商业的空调负荷具有不同的特性曲线。同样,在电动汽车领域,不同的车辆类型和充电桩设施将产生不同的充电行为。虚拟电厂运营商在聚合空调和电动汽车负荷时需要分类施策,根据资源特性制定调节策略,从而提升响应能力和盈利水平。
国网能源研究院电网所城市能源研究室主任代贤忠认为,虚拟电厂需要市场和技术两方面系统地协同来匹配电力系统需求。市场方面,虚拟电厂需要多元化的盈利机制,进行体系化和结构化设计,不同类型的成本从不同的市场渠道回收,建立支持长期可持续发展的机制。技术层面,虚拟电厂业实现业务流程跑通是基础,更重要的是支撑常态化和规模化运营,需要具备更好的通信采集、动态调控和智能控制能力,匹配电力系统不同时间尺度的调节需求。
对于虚拟电厂下一步的发展方向,协鑫综合能源服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钱亚南认为,应推动商业模式多元化,保证虚拟电厂作为市场主体的参与频次。此外,应考虑园区甚至台区级建设调节能力,打造更丰富的虚拟电厂的应用场景。
文|中国能源报记者 姚美娇
【责任编辑:王少晨 】